忠孝家风备,哀荣礼秩优
出处:《文太师挽歌三首 其三》
宋 · 司马光
夏屋封何处,山田有卧牛。
蟠根走伊水,回首负嵩丘。
忠孝家风备,哀荣礼秩优。
龙鸾舞宸翰,万古照松楸。
蟠根走伊水,回首负嵩丘。
忠孝家风备,哀荣礼秩优。
龙鸾舞宸翰,万古照松楸。
注释
夏屋:夏日的居所。封:隐藏。
山田:山野农田。
卧牛:悠闲的牛。
蟠根:盘根错节。
伊水:河流名。
回首:回头。
负:背负。
嵩丘:嵩山。
忠孝:忠诚和孝道。
家风:家族传统。
哀荣:荣耀与哀荣。
礼秩:礼仪等级。
龙鸾:龙凤图案。
宸翰:皇家的笔墨。
松楸:松柏墓地。
翻译
夏日的居所隐藏在何处,山野农田间有卧牛悠闲。盘根错节的大树沿着伊水蜿蜒,回望时仿佛背负着嵩山的秀美丘陵。
家族中忠孝的传统完备,荣耀与礼仪的等级崇高。
龙凤图案在皇家的笔墨下翩翩起舞,永恒的光辉照耀着松柏坟墓。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文学家、政治家司马光创作的《文太师挽歌三首》中的第三首。诗人通过描绘自然景象和乡村生活,表达了对逝去时光的怀念以及对传统美德的赞扬。
“夏屋封何处,山田有卧牛。” 这两句设定了一种宁静而安逸的乡村画面,"夏屋"指的是避暑的地方,可能是某个隐秘的所在,而"山田有卧牛"则描绘出一幅田园牧牛的和谐景象。
“蟠根走伊水,回首负嵩丘。” 这两句诗中,“蟠根”指的是树木盘曲的根系,“伊水”可能是某个地方的地名,而"回首负嵩丘"则表达了诗人对山丘景色的眷恋和向往。
“忠孝家风备,哀荣礼秩优。”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家族美德的推崇和尊重,"忠孝"是传统儒家文化中极为看重的人伦道德,而"哀荣"则可能指的是对先人的怀念和荣耀。
“龙鸾舞宸翰,万古照松楸。” 最后两句诗,则充满了超凡脱俗的意境,“龙鸾”象征着高贵和非凡,而"宸翰"则是帝王的书信或诏令,"万古照松楸"则表达了一种永恒不变的美好景象。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描绘,以及对传统文化和家族美德的赞扬,展现了诗人深厚的情感和丰富的文化内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