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则皋夔退荀孟,莫容得丧扰中扃
出处:《赠辟疆》
宋 · 强至
人讥徐子迹飘零,我爱文章辅六经。
大笔疑争造化力,幽吟难遁鬼神形。
良金纵毁刚无耗,宝剑虽埋气自灵。
进则皋夔退荀孟,莫容得丧扰中扃。
大笔疑争造化力,幽吟难遁鬼神形。
良金纵毁刚无耗,宝剑虽埋气自灵。
进则皋夔退荀孟,莫容得丧扰中扃。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飘零:形容生活不稳定,四处漂泊。文章:指文学作品,这里特指丰富六经的内容。
造化力:自然的力量,也可理解为创作灵感。
鬼神形:形容诗文的神韵和力量,如同鬼神般令人惊叹。
良金:比喻人的才华或品质。
刚无耗:即使受到损害,其本质依然坚硬不减。
进则皋夔:皋夔是古代贤臣的象征,意指晋升高位。
退荀孟:荀孟指荀子和孟子,退而成为学者的代称。
得丧:得失,成功与失败。
中扃:内心深处,指不受外界干扰的心境。
翻译
人们嘲笑徐子的生活漂泊不定,我却欣赏他凭借文章丰富六经的内容。他的大作仿佛在与大自然的力量相抗衡,深沉的吟咏中难掩鬼神般的才情。
即使黄金遭受损坏,其硬度也不会减少,宝剑虽被埋藏,其锐气依然内敛。
无论进身为皋夔那样的贤臣,还是退而为荀孟那样的学者,他都不受得失困扰,心境如门扉紧闭,不受外界干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强至赠给友人辟疆的作品,表达了对友人才华的赞赏和对他生活态度的理解。首句“人讥徐子迹飘零”,以徐子的遭遇暗喻友人可能经历的漂泊不定,但诗人却认为这正是其独特之处,体现了他对文章的热爱和坚持。次句“我爱文章辅六经”直接表达了对友人文学成就的推崇,认为他的文章能够丰富并传承儒家经典。
第三句“大笔疑争造化力”,赞美友人的文笔雄浑有力,仿佛在与自然之力相抗衡,显示出其创作的非凡才情。第四句“幽吟难遁鬼神形”,进一步描绘了友人在深沉吟咏中所展现出的艺术魅力,连鬼神也为之动容。
第五、六句“良金纵毁刚无耗,宝剑虽埋气自灵”,运用比喻,赞扬友人如金质般坚韧不屈,即使遭受磨砺,其才华也永不减损;又如宝剑深藏,其锐气犹在,暗示友人的内在精神力量。
最后一句“进则皋夔退荀孟,莫容得丧扰中扃”,借古人皋陶、夔龙的贤能和荀子、孟子的智慧,表达对友人无论顺境逆境都能保持高尚品格的期许,告诫他不应被外界得失所困扰,坚守内心的宁静。
总的来说,这首诗通过赞美友人的文学才华和坚韧品格,展现了诗人对其深深的敬佩和鼓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