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谈披沆瀣,妙义发醍醐
出处:《结夏西山诸佛刹效初盛体为排律十首》
明 · 胡应麟
寺古传回向,园空认给孤。
飞轩临广莫,叠阁到虚无。
白玉中天甃,黄金大地铺。
千僧翻般若,七佛證毗卢。
默坐超人境,高凭豁帝都。
东西凌泰华,南北控燕吴。
阿閦灵光现,婆娑圣教敷。
幽明穷六道,神鬼彻三途。
岭欲腾丹鹫,碑疑下赤乌。
香林狮子伏,法驾象王扶。
净业依兰桂,空心会苾刍。
沈檀霏贝叶,茗荈浥雕胡。
板屋双扉静,绳床一袖枯。
玄谈披沆瀣,妙义发醍醐。
支遁神偏王,周颙兴未孤。
无烦畏昏黑,绝顶上浮图。
飞轩临广莫,叠阁到虚无。
白玉中天甃,黄金大地铺。
千僧翻般若,七佛證毗卢。
默坐超人境,高凭豁帝都。
东西凌泰华,南北控燕吴。
阿閦灵光现,婆娑圣教敷。
幽明穷六道,神鬼彻三途。
岭欲腾丹鹫,碑疑下赤乌。
香林狮子伏,法驾象王扶。
净业依兰桂,空心会苾刍。
沈檀霏贝叶,茗荈浥雕胡。
板屋双扉静,绳床一袖枯。
玄谈披沆瀣,妙义发醍醐。
支遁神偏王,周颙兴未孤。
无烦畏昏黑,绝顶上浮图。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西山诸佛刹的壮丽景象与深邃的佛教氛围。诗人以“结夏”为题,展现了夏日僧侣们在佛刹中的修行生活,以及他们对佛法的深入探讨和领悟。
首句“寺古传回向”,点出佛刹历史悠久,僧侣们在此进行回向仪式,祈求众生福祉。接着,“园空认给孤”描绘了佛刹内清幽的园林,象征着心灵的纯净与孤独的修行状态。
“飞轩临广莫,叠阁到虚无”两句,通过夸张的手法,展现佛刹建筑的宏伟与神秘,仿佛与天地相连,超脱尘世。接下来的“白玉中天甃,黄金大地铺”则以瑰丽的色彩,描绘佛刹的庄严与富丽堂皇。
“千僧翻般若,七佛證毗卢”表现了僧侣们在佛经中寻求智慧,七佛证悟的境界,象征着佛法的深奥与神圣。诗人通过“默坐超人境,高凭豁帝都”表达了僧侣们超越世俗,直面宇宙的精神追求。
“东西凌泰华,南北控燕吴”描绘了佛刹的地理位置之重要,连接东西南北,影响深远。接下来的“阿閦灵光现,婆娑圣教敷”则强调了佛法的普照与传播。
“幽明穷六道,神鬼彻三途”体现了佛教对生死轮回的理解,以及对世间万物的洞察。诗人以“岭欲腾丹鹫,碑疑下赤乌”描绘了自然界的奇观,与佛刹的神圣相映成趣。
“香林狮子伏,法驾象王扶”运用生动的比喻,表现了僧侣们在佛法的引导下,如同狮子般勇猛,象王般稳重。最后,“净业依兰桂,空心会苾刍”表达了僧侣们清净的修行生活,以及与佛法的深刻联系。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哲思,展现了佛教文化的博大精深,以及僧侣们在修行过程中的精神追求与内心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