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鳌移住关山下,擎出仙山万仞高
出处:《鳌顶云峰》
明 · 李孙宸
君不闻渤海之东几万里,大壑之下深无底。
五山上下随波摇,巨鳌戴之始列峙。
龙伯大人太无聊,举足一钓连六鳌。
六鳌移住关山下,擎出仙山万仞高。
仙山万仞表灵胜,峰峦奇绝非人境。
丹炉一秘几千秋,时出白云相掩映。
中有仙人学驻颜,曾为云云施人寰。
鳌柱大明擎日月,功成拂衣归故山。
只今秋风渐长秋山蕨,丹枫白云几起忽。
西母时传周穆谣,居人但解自怡悦。
白云岁岁自鳌峰,圣朝何用侈登封。
老相未教云卧稳,更看风雨促从龙。
五山上下随波摇,巨鳌戴之始列峙。
龙伯大人太无聊,举足一钓连六鳌。
六鳌移住关山下,擎出仙山万仞高。
仙山万仞表灵胜,峰峦奇绝非人境。
丹炉一秘几千秋,时出白云相掩映。
中有仙人学驻颜,曾为云云施人寰。
鳌柱大明擎日月,功成拂衣归故山。
只今秋风渐长秋山蕨,丹枫白云几起忽。
西母时传周穆谣,居人但解自怡悦。
白云岁岁自鳌峰,圣朝何用侈登封。
老相未教云卧稳,更看风雨促从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宏大的神话景象,以“渤海之东几万里”的辽阔背景展开,通过想象中的五山随波摇动,巨鳌载山的壮丽画面,展现了自然界的神奇与力量。接着,诗人引入了龙伯大人钓鱼的传说,将神话与现实巧妙结合,通过六鳌移至关山下的故事,构建了一个仙山万仞高、峰峦奇绝的仙境。
诗中提到的仙山不仅拥有丹炉之秘,象征着永恒的生命与智慧,还居住着修炼驻颜的仙人,他们为人间带来了福祉。日月在鳌柱的支撑下显得格外明亮,象征着仙山的神圣与伟大。最后,诗人通过描述秋风、秋山、丹枫、白云等自然景观的变化,以及西母与周穆王的传说,进一步丰富了诗的意境,表达了对自然美景的赞美和对仙山生活的向往。
整首诗运用丰富的想象力和生动的语言,构建了一个充满神秘色彩的仙境世界,既展现了自然界的壮美,也寄托了人们对超凡脱俗生活的追求和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