趣死且百岐,岂必尽饮醇
出处:《答与绳太常》
明 · 王世贞
故人尺一来,字字皆肺腑。
谓余老善醉,醉复多泄语。
甚醉解伤生,泄恐终误汝。
幡然指其口,汝罪发可数。
奈何司出入,废职媚其主。
兴至不我却,机发不我阻。
口拜前致辞,公言胡不伦。
趣死且百岐,岂必尽饮醇。
不应北邙土,日日埋醉人。
籍令畏语泄,独酌仍杜门。
在耳不在舌,可掩不可扪。
耳听复大笑,借官重于身。
何如归去来,小酌松醪春。
耕钓一二翁,杯斝三五巡。
小酌不损神,小语不汩真。
珍重故人札,赋此等书绅。
谓余老善醉,醉复多泄语。
甚醉解伤生,泄恐终误汝。
幡然指其口,汝罪发可数。
奈何司出入,废职媚其主。
兴至不我却,机发不我阻。
口拜前致辞,公言胡不伦。
趣死且百岐,岂必尽饮醇。
不应北邙土,日日埋醉人。
籍令畏语泄,独酌仍杜门。
在耳不在舌,可掩不可扪。
耳听复大笑,借官重于身。
何如归去来,小酌松醪春。
耕钓一二翁,杯斝三五巡。
小酌不损神,小语不汩真。
珍重故人札,赋此等书绅。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王世贞的《答与绳太常》是一首表达对朋友规劝和自我反思的诗。诗中,诗人以故人的尺一书信为引子,称赞信中的内容深沉真挚,如同肺腑之言。他提到故人担忧自己过度饮酒,不仅伤害身体,还可能说出不该说的话,这引发了诗人的警觉。
接着,诗人批评了自己不顾职责,沉迷于饮酒,甚至为了取悦主人而放弃原则。他意识到这种行为可能导致言语失当,于是恳切地反思自己的行为,并提出不如回归田园生活,与耕钓的老友浅酌几巡,保持心灵的纯净和真实。
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故人来信的珍视,以及对简单生活的向往,认为这样的生活既能保护自己的真言不泄露,又能享受人生的乐趣。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重视和对生活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