桥上石,半是前人坟上碑
出处:《桥上石》
明 · 释函可
桥上石,半是前人坟上碑。
细想当年立碑日,儿孙罗列盛威仪。
重重种树重重护,岂料垫人脚下泥。
车轮直辗题名处,牛蹄马足纷交驰。
传语后来人,刻浅莫刻深。
刻浅模糊刻深在,长感千年行路心。
细想当年立碑日,儿孙罗列盛威仪。
重重种树重重护,岂料垫人脚下泥。
车轮直辗题名处,牛蹄马足纷交驰。
传语后来人,刻浅莫刻深。
刻浅模糊刻深在,长感千年行路心。
鉴赏
这首诗名为《桥上石》,由明代诗人释函可所作。诗中通过描绘桥上石碑的现状与历史,表达了对时光流逝和世事无常的感慨。
首句“桥上石,半是前人坟上碑”点出主题,桥上的石碑一半是前人的墓碑,寓意着生命与死亡的交织。接着,“细想当年立碑日,儿孙罗列盛威仪”,描绘了立碑时的庄重场面,儿孙们围绕着,展现了一种家族的荣耀与仪式感。
“重重种树重重护,岂料垫人脚下泥”两句,通过树木的种植与保护,反衬出石碑最终被埋没于泥土之下的命运,暗示了世间万物终将归于尘土。
“车轮直辗题名处,牛蹄马足纷交驰”形象地描绘了随着时间的推移,车辆、牲畜的来往碾压,使得石碑上的名字逐渐模糊不清,象征着时间的无情与变迁的不可逆转。
最后,“传语后来人,刻浅莫刻深。刻浅模糊刻深在,长感千年行路心”则是诗人对后人的告诫与思考。他提醒人们,无论是雕刻还是生活,都应以适度为宜,过深或过浅都不利于长久的记忆与理解。同时,也表达了对过往岁月的怀念与对人生道路的深深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桥上石碑的描写,寓言般地反映了人生的无常与时间的流逝,以及对过去美好事物的珍惜与怀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