霜浓果熟未容收,往往儿童杂猿狖
出处:《丁隐君歌》
唐 · 陆龟蒙
华阳道士南游归,手中半卷青萝衣。
自言逋客持赠我,乃是钱塘丁翰之。
连江大抵多奇岫,独话君家最奇秀。
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洞庭秋石瘦。
草堂暗引龙泓溜,老树根株若蹲兽。
霜浓果熟未容收,往往儿童杂猿狖。
去岁猖狂有黄寇,官军解散无人斗。
满城奔迸翰之闲,只把枯松塞圭窦。
前度相逢正卖文,一钱不直虚云云。
今来利作采樵客,可以抛身麋鹿群。
丁隐君,丁隐君,叩头且莫变名氏,即日更寻丁隐君。
自言逋客持赠我,乃是钱塘丁翰之。
连江大抵多奇岫,独话君家最奇秀。
盘烧天竺春笋肥,琴倚洞庭秋石瘦。
草堂暗引龙泓溜,老树根株若蹲兽。
霜浓果熟未容收,往往儿童杂猿狖。
去岁猖狂有黄寇,官军解散无人斗。
满城奔迸翰之闲,只把枯松塞圭窦。
前度相逢正卖文,一钱不直虚云云。
今来利作采樵客,可以抛身麋鹿群。
丁隐君,丁隐君,叩头且莫变名氏,即日更寻丁隐君。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华阳道士:道教名士。逋客:逃亡的文人。
钱塘:古地名,今杭州。
丁翰之:诗中的主人公。
奇岫:奇特的山峰。
盘烧:烹煮。
天竺:古印度地名,此处指寺庙。
洞庭:湖名,位于中国湖南。
龙泓溜:龙潭流水。
黄寇:黄巾军,古代起义军。
官军:朝廷军队。
枯松:象征坚韧或荒凉。
圭窦:废弃的石窟。
卖文:以写文章谋生。
利作:选择成为。
麋鹿群:隐居生活。
翻译
华阳道士从南方游历归来,手里拿着半卷青色的萝衣。他自称是一位逃亡的客人,将这衣服赠予我,原来这是钱塘的丁翰之作。
钱塘江边大多有奇特的山峦,而你家的最为秀丽。
品尝着天竺寺春天鲜嫩的竹笋,弹奏着洞庭湖畔秋天瘦削的石头制成的琴。
草堂周围的小溪静静地流淌,老树根部像蹲伏的野兽。
霜重果实累累还未采摘,孩子们和猴子们常常混在一起。
去年城中动荡,黄贼横行,官军溃散,无人抵抗。
在混乱中,丁翰之闲暇时只能用枯松填充废弃的地窖。
上次相遇,你正靠卖文为生,一文不值却自嘲不已。
如今你选择做一名樵夫,希望能融入自然的群体。
丁隐君,丁隐君,拜托你暂且不要改名字,我马上来找你丁隐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道士南游归来,手持青萝衣赠予作者的情景。诗人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写,如连江奇岫、天竺春笋、洞庭秋石等,展现了华阳道士所居之地的秀丽和独特。草堂龙泓溜、老树根株若蹲兽,则增加了一种神秘和古朴的氛围。
诗中还提到了去岁黄寇猖狂,官军解散的动荡场景,以及现如今作者变身为采樵客,可以抛弃世俗束缚,与自然为伍。丁隐君在此成为了一种精神象征,代表着一种超脱尘世、追求心灵自由的生活态度。
诗人通过反复提及“丁隐君”,表达了对这种生活方式的向往和寻求,同时也折射出作者内心对于现实世界的不满与逃避。整首诗语言生动,想象丰富,情感真挚,是一篇融合了自然美景、人事变迁和个人情怀的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