远客还家红袖迎,乐哉人马归有程
出处:《马齧雪》
宋 · 欧阳修
马饥齧雪渴饮冰,北风卷地来峥嵘。
马悲踯躅人不行,日暮涂远千山横。
我谓行人止叹声,马当勉力无悲鸣。
白沟南望如掌平,十里五里长短亭。
腊雪销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
远客还家红袖迎,乐哉人马归有程。
男儿虽有四方志,无事何须勤远征。
马悲踯躅人不行,日暮涂远千山横。
我谓行人止叹声,马当勉力无悲鸣。
白沟南望如掌平,十里五里长短亭。
腊雪销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
远客还家红袖迎,乐哉人马归有程。
男儿虽有四方志,无事何须勤远征。
注释
马:指代马匹。齧:咬。
峥嵘:形容风势猛烈。
踯躅:犹豫不前。
日暮:傍晚。
涂:道路。
行人:远行的人。
勉力:尽力。
悲鸣:哀鸣。
白沟:古代地名。
如掌平:像手掌一样平坦。
腊雪:冬雪。
销尽:融化完毕。
青草生:新生青草。
红袖:女子的衣袖,象征欢迎。
乐哉:快乐啊。
四方志:远大志向。
勤远征:频繁远征。
翻译
马匹饥饿咬雪渴饮冰,北风吹过大地带来隆冬景象。马儿悲伤,步履蹒跚,行人无法前行,天色渐晚,路途遥远,群山连绵。
我认为行者应止住叹息,马儿应尽力而为,不发出哀鸣。
从白沟南望,视野开阔如手掌般平坦,每隔十里或五里设有驿站。
冬雪消融,春风轻拂,原野上野火烧过的草地又长出新绿。
远方的客人回家时,红袖女子迎接,人马归途,满心欢喜。
男子虽有远大的志向,但无战事时,不必频繁远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北方冬季行旅图景。诗人以马为视角,通过“马饥齧雪渴饮冰”和“马悲踯躅人不行”,展现了马在严寒中艰难求生的状态,以及行人在日暮时分面对漫长路途的疲惫。诗人劝慰马儿“我谓行人止叹声,马当勉力无悲鸣”,表达了对坚韧精神的赞美。
接下来,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春天的到来,“腊雪销尽春风轻,火烧原头青草生”,象征着希望与生机。远方的客人归家,有亲人“红袖迎”,画面温馨而欢乐。“乐哉人马归有程”表达了归乡的喜悦,暗示了诗人对安定生活的向往。
最后,诗人以“男儿虽有四方志,无事何须勤远征”作结,传达出一种不必过于奔波劳碌,应享受家庭和安宁的思想。整首诗情感深沉,寓言性强,体现了欧阳修诗歌的婉约与哲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