抚之有馀思,落月啼秋蛩
出处:《广陵董井怀古》
明 · 张萱
大道久沦替,蔓草纷蒙茸。
董生绍典刑,曰日行太空。
凤德无乃衰,而生元光中。
薄宦羁王官,岂不思冥鸿。
挟策抗天人,何以取三公。
微言报千古,荒井空孤桐。
抚之有馀思,落月啼秋蛩。
愿言载麟笔,慷慨齐高踪。
董生绍典刑,曰日行太空。
凤德无乃衰,而生元光中。
薄宦羁王官,岂不思冥鸿。
挟策抗天人,何以取三公。
微言报千古,荒井空孤桐。
抚之有馀思,落月啼秋蛩。
愿言载麟笔,慷慨齐高踪。
鉴赏
这首诗《广陵董井怀古》由明代诗人张萱所作,通过对广陵董井的追忆与感慨,展现了诗人对历史变迁的深沉思考和对理想人格的向往。
首句“大道久沦替,蔓草纷蒙茸”描绘了历史长河中大道逐渐被遗忘,杂草丛生的景象,暗喻着社会风气的败坏和道德的沦丧。接着,“董生绍典刑,曰日行太空”赞扬了董生继承并弘扬了正统的道德规范,如同在天空中自由翱翔,表达了对董生高尚品德的敬仰。
“凤德无乃衰,而生元光中”则将董生比作凤凰,感叹其美德在时代中可能逐渐消逝,而他却诞生于元光年间,一个充满希望的时代。接下来,“薄宦羁王官,岂不思冥鸿”表达了董生虽身处官场,但内心渴望像高飞的鸿雁一样自由自在,追求更高远的理想。
“挟策抗天人,何以取三公”是诗人对董生的赞美,认为他手持策略,敢于挑战权威,追求更高的政治地位,体现了对理想人格的推崇。然而,“微言报千古,荒井空孤桐”又暗示了董生虽有深邃的思想,却未能得到广泛传播,他的事迹如同荒废的井口旁孤独的梧桐树,显得有些寂寞。
最后,“抚之有馀思,落月啼秋蛩”表达了诗人对董生及其事迹的深深怀念,仿佛在月落虫鸣的夜晚,心中充满了对过去的回忆和对未来的思考。“愿言载麟笔,慷慨齐高踪”则是诗人的心声,表达了自己愿意用如麒麟般珍贵的笔墨,记录下董生的高尚行为,与他一同追求崇高的理想。
整首诗通过对比、比喻等修辞手法,深刻地反映了诗人对历史人物的敬仰之情以及对理想人格的追求,同时也蕴含了对社会现实的反思和对个人命运的感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