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叹不才非博望,频年来泛海天槎
出处:《夜泊扬州次伍子和韵》
明 · 江源
晚呼舟子泊江沙,怀古思乡讵有涯。
越岭何年还杖屦,隋宫无处问繁华。
帆樯水国三千里,灯火楼台几万家。
自叹不才非博望,频年来泛海天槎。
越岭何年还杖屦,隋宫无处问繁华。
帆樯水国三千里,灯火楼台几万家。
自叹不才非博望,频年来泛海天槎。
鉴赏
此诗《夜泊扬州次伍子和韵》由明代诗人江源所作,描绘了诗人夜晚在扬州江边泊舟时的思绪与感慨。
首句“晚呼舟子泊江沙”,描绘了诗人傍晚时分唤来船夫,在江边停泊的情景,营造出一种静谧而略带孤寂的氛围。接着,“怀古思乡讵有涯”一句,表达了诗人对历史的追忆以及对家乡的深深思念,这种情感绵延不绝,难以割舍。
“越岭何年还杖屦,隋宫无处问繁华”两句,进一步深化了怀古的主题。诗人遥想古代的越岭行旅与隋宫的辉煌,却感叹时光流转,人事已非,昔日的繁华已不可寻,流露出一种历史沧桑感。
“帆樯水国三千里,灯火楼台几万家”描绘了广阔壮丽的水乡景象,帆影点点,灯火辉煌,展现了江南水乡的独特魅力。然而,这样的美景并未能完全抚慰诗人的思乡之情,反而更加激起了他对远方家乡的怀念。
最后,“自叹不才非博望,频年来泛海天槎”表达了诗人对自己才能的谦逊评价,同时也暗示了他频繁往来于海上,如同那漂泊不定的海中木筏,充满了漂泊与无奈。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生动的场景刻画,展现了诗人复杂的心境与对历史、自然和人生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