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全文

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

唐 · 张祜
白马顿红缨,梢毬紫袖轻。
晓冰蹄下裂,寒瓦杖头鸣。
叉手胶黏去,分鬃线道絣。
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

注释

白马:形容马的颜色。
红缨:红色的马饰。
紫袖:紫色的衣袖。
晓冰:清晨的冰霜。
蹄下裂:蹄子因冰冻而裂开。
寒瓦:寒冷的瓦片。
叉手:双手交叉。
胶黏:形容动作粘滞。
分鬃:分开的鬃毛。
线道絣:像线一样精细的鬃毛纹理。
战伐:战争。
髀肉:大腿上的肉。
曾生:曾经生长,此处指久坐导致肌肉松弛。

翻译

白马身披红色马饰,紫色的丝袖轻轻摇曳。
清晨的冰霜使蹄子裂开,寒冷的瓦片敲击出声。
双手交叉,胶着般离去,鬃毛间的线条如织带。
他自言从未经历过战争,大腿上的肌肉已经因久坐而松弛。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精彩的击球赛事,通过对场景与动作的细腻描述,展现了古代士人骄傲自信的风采。开篇“白马顿红缨,梢毬紫袖轻”生动地勾勒出一幅优雅的画面:在一个明亮的早晨,一匹白马停驻着,绑有鲜艳的红缰,其主人身穿紫色长袖,正准备挥拍击球。这里,“红缨”与“紫袖”相映衬,既体现了主人的高贵气质,也预示了即将展开的激烈对抗。

接着,“晓冰蹄下裂,寒瓦杖头鸣”则描绘了击球时的情景:早晨的阳光照耀在坚硬的地面上,如同薄冰,而马蹄踏过之处地面出现裂痕。同时,屋瓦上的冷气让鸟儿也感到寒意,于是它们在屋脊上鸣叫。这两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刻画,增添了整个场景的生动感,同时也传达出一种冷清、寂静的氛围。

“叉手胶黏去,分鬃线道絣”则具体描写了击球的过程:观众的手紧握着看台,目不转睛地关注着球场,而马匹的鬃毛被打理得整齐,有如丝线一般平顺。这两句强调了现场的紧张和对比赛细节的精心准备。

最后,“自言无战伐,髀肉已曾生”透露出了田大夫击球时的自信与骄傲之情。他不仅在技术上得心应手,更在精神上毫不畏惧。这里所谓“髀肉”,即是指骨肉相连之处,意味着他在过去的比赛中已然经历过激烈的碰撞,却依旧屹立不倒。

整首诗通过对击球场景的细节描写,不仅展现了古代士人尚武精神,更表达了一种超越常人的挑战自我、不断进取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