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别茅峰北去秦,梅仙书里说真人
出处:《赠何处士》
唐 · 许浑
东别茅峰北去秦,梅仙书里说真人。
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唐生不敢亲。
白头主印青山下,虽遇唐生不敢亲。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东:方向,向东。别:离开。
茅峰:地名,可能指茅山或类似名山。
北:方向,向北。
去:前往。
秦:古代中国的一个地域,这里指秦国。
梅仙:传说中的仙人,可能指梅福或其他有此称谓的人物。
书:书籍。
里:里面。
说:提及,讲述。
真人:道教对高人或仙人的称呼。
白头:形容人的头发已白,指年老。
主印:掌管印章,可能指官职或权力象征。
青:绿色,代指青山。
山下:山脚下。
虽:即使。
遇:遇见。
唐生:可能指唐代某人,也可能泛指有学问的人。
不:否定词,表示不。
敢:敢于。
亲:亲近,接近。
翻译
向东离开茅峰向北前往秦国,在梅仙的书籍中提及的那个真正的仙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词人对友人的深情寄托和对高洁人格的赞美。开篇“东别茅峰北去秦”两句,设定了一个空间背景,茅峰乃是古时著名山峰之一,这里用以指代诗人远行的方向,北上至秦地,传递出一种离别之情。紧接着“梅仙书里说真人”一句,则引出了诗中的关键人物——梅仙,即梅尧臣,他是一位道教真人,被誉为得道高士。在此,词人通过书信的形式,表达了对梅仙的敬仰之情。
“白头主印青山下”一句,描绘了一位长者在青山绿水间留下的印记,可能暗指梅尧臣或诗人自身对自然山水的归隐之心。末尾两句“虽遇唐生不敢亲”,则表现了词人对于高洁人物的敬畏之情,即便是与梅仙这般高洁的人物相遇,也不敢贸然攀亲,反映出诗人内心对品格高尚者的崇敬。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人格理想的描绘,表达了词人对于友情、隐逸生活以及高洁品质的向往与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