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
出处:《赠海东僧》
唐 · 张籍
别家行万里,自说过扶馀。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
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学得中州语,能为外国书。
与医收海藻,持咒取龙鱼。
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别家:指其他旅人。扶馀:古代东北地区的一个国家。
中州语:中原地区使用的语言。
外国书:指外语或异国文字。
医:医学知识。
海藻:海洋中的植物,可能用于药用或研究。
持咒:念诵咒语。
龙鱼:神话传说中的生物,可能象征珍贵的药材或珍稀物种。
同来伴:一同旅行的伙伴。
天台:中国浙江的名山,有道教文化背景。
翻译
别人远行数万里,他自己曾到过扶余国。他学会了中原的语言,能书写异国的文字。
他用医学知识采集海藻,借助咒语捕获龙鱼。
他还询问一同前来的伙伴,他们在天台山居住在何处。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远行万里的僧人,自称曾经经过扶馀(今河南洛阳一带),在中州学会了当地的语言,并能为外国人写书。僧人不仅精通医术,以海藻为药材,还懂得咒语,可以捕捉到龙鱼。这一切都透露出这位僧人的博学多才和神秘色彩。最后一句“更问同来伴,天台几处居”则表达了诗人对这位僧人行踪的好奇,以及对他们共同信仰之地——天台的关心。
整首诗通过对僧人的描写,展现了唐代文化交流的广阔视野和人们对于知识、神秘力量的向往。诗中的意象丰富,语言简洁而有力,体现了张籍在诗歌创作上的独到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