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南草长乱啼莺,睡足南州得细听
出处:《午睡听流莺作歌 其三》
宋 · 周紫芝
江南草长乱啼莺,睡足南州得细听。
最爱欲歌还欲住,伴人如梦亦如醒。
最爱欲歌还欲住,伴人如梦亦如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江南春日午后,诗人午睡醒来后,听到流莺婉转歌唱的情景。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自然与人的和谐共处,以及音乐对心灵的抚慰作用。
首句“江南草长乱啼莺”,以江南春天的典型景象开篇,绿草茵茵,黄莺乱啼,营造出一幅生机勃勃、充满活力的画面。这里的“乱啼”二字,不仅生动地描绘了黄莺的叫声此起彼伏,也暗示了春天的热闹与生机。
次句“睡足南州得细听”,写出了诗人午睡后的愉悦心情。在南州(泛指南方地区)的宁静午后,经过充分的休息,诗人得以静心聆听这美妙的天籁之音。这一句中的“细听”二字,体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细致品味和深深陶醉。
接着,“最爱欲歌还欲住”,表达了诗人对黄莺歌声的喜爱之情。他既想跟着一起歌唱,又仿佛被歌声所吸引,不愿轻易停止。这种矛盾的心理状态,既表现了诗人对音乐的热爱,也暗示了他对美好事物的留恋和不舍。
最后,“伴人如梦亦如醒”,则进一步深化了诗歌的主题。黄莺的歌声如同梦境一般,让人心旷神怡,仿佛置身于一个虚幻而又美好的世界;同时,它又如同清醒的现实,提醒着人们珍惜眼前的美好时光。这一句将梦境与现实巧妙结合,展现了音乐对心灵的双重影响,既能够带来短暂的逃避与放松,也能激发人们对生活的深刻思考与感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午睡后听莺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之美的深情赞美,以及音乐对心灵的深刻触动。语言流畅,情感真挚,富有画面感和哲理意味,是一首具有较高艺术价值的宋词佳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