哀蝉落叶年年思,涕泪徒沾蛱蝶裙
出处:《灵山寺作》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十二峰峦望不分,美人终古梦氤氲。
飞归不复同青鸟,化去繇来是片云。
天上玉棺频自举,人间瑶瑟更谁闻。
哀蝉落叶年年思,涕泪徒沾蛱蝶裙。
飞归不复同青鸟,化去繇来是片云。
天上玉棺频自举,人间瑶瑟更谁闻。
哀蝉落叶年年思,涕泪徒沾蛱蝶裙。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凄美而深远的画面,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追忆与感慨。
首句“十二峰峦望不分”以壮阔的山景开篇,暗示了灵山寺所在的地理位置,同时也预示着诗人所面对的是一种难以言喻的复杂情感状态。接下来,“美人终古梦氤氲”一句,将情感聚焦于一个遥远而模糊的梦境,美人与梦境的结合,既象征了美好的回忆,也隐含了时间的流逝和现实与梦想之间的距离。
“飞归不复同青鸟,化去繇来是片云”两句,运用了神话中的青鸟和自然界的云朵作为意象,表达了对逝去之物的追忆与无奈。青鸟的传说中常与信使或使者相关联,此处暗示了某种无法传达的信息或情感;而片云则象征着短暂与变化无常,暗示了美好事物的易逝。
“天上玉棺频自举,人间瑶瑟更谁闻”进一步深化了主题,将情感推向了极致。玉棺与瑶瑟分别代表了死亡与音乐,前者象征着生命的终结,后者则是艺术与美的象征。这两句不仅表达了对逝去生命的哀悼,也暗含了对艺术与美的怀念,以及它们在世间逐渐消失的遗憾。
最后,“哀蝉落叶年年思,涕泪徒沾蛱蝶裙”以自然界的现象为载体,表达了诗人对时光流逝、生命消逝的深深哀思。蝉的哀鸣、落叶的飘零、泪水的滴落,以及蝴蝶裙摆上的湿痕,都是自然界中对生命短暂与脆弱的直观体现,也是诗人内心情感的外化。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和神话传说的巧妙运用,构建了一个充满哀愁与思念的世界,展现了诗人对逝去美好事物的深刻怀念和对生命本质的深刻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