醉倚层楼发浩歌,忧时孤愤意如何?奔涛动地鲸鲵斗,毒雾笼城瘴疠多
出处:《登新安城楼时有边报》
明 · 邓云霄
醉倚层楼发浩歌,忧时孤愤意如何?奔涛动地鲸鲵斗,毒雾笼城瘴疠多。
望支朔方多锁钥,愁多炎塞有干戈。
书生谈剑真迂拙,横海何年起伏波?
望支朔方多锁钥,愁多炎塞有干戈。
书生谈剑真迂拙,横海何年起伏波?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登楼远眺,内心充满忧国忧民之情的场景。首句“醉倚层楼发浩歌”,以“醉”字开篇,暗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借酒浇愁,却难以排遣。接着,“忧时孤愤意如何?”一句直抒胸臆,表达了诗人面对国家时局的忧虑与愤慨,以及这种情绪无处宣泄的孤独感。
“奔涛动地鲸鲵斗,毒雾笼城瘴疠多。”这两句运用生动的自然景象来比喻社会动荡和疾病泛滥,形象地展现了当时社会环境的恶劣。其中,“鲸鲵斗”象征着社会中的冲突与斗争,“毒雾笼城”则暗喻了疾病的蔓延和环境的恶化。
“望支朔方多锁钥,愁多炎塞有干戈。”这两句进一步揭示了边疆的紧张局势,表达了对边防安全的担忧。诗人站在新安城楼上,遥望北方,心中充满了对边塞战事的忧虑。
最后,“书生谈剑真迂拙,横海何年起伏波?”诗人自嘲为书生,谈论剑术显得迂腐不合时宜,表达了对自己无力改变现实的无奈。同时,也寄希望于未来的英雄能挺身而出,平息海上的风浪,即起起伏波,意味着期待有能人志士能够解决国家面临的危机。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沉的情感,展现了诗人面对国家困境时的忧虑、愤慨和对未来的期盼,体现了明代文人士大夫忧国忧民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