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荔子丹兮满翠岚,能将法味发芳甘全文

荔子丹兮满翠岚,能将法味发芳甘

宋 · 李纲
荔子丹兮满翠岚,能将法味发芳甘
舌根幸有圆通在,何惜南来与遍参。

鉴赏

这首诗由宋代诗人李纲所作,名为《绝句奉约圭禅师相过同食荔枝(其二)》。诗中以荔枝为引子,巧妙地融入了佛法的哲理,展现出诗人对生活的深刻感悟。

首句“荔子丹兮满翠岚”,描绘了一幅荔枝挂满翠绿山峦的画面,色彩鲜明,充满生机。荔枝的红色与翠绿的山色形成对比,既展现了自然之美,也寓意着生命的热烈与宁静的和谐。

次句“能将法味发芳甘”,则将荔枝的味道与佛法的真谛联系起来。这里的“法味”指的是佛法的精髓,而“芳甘”则是指美味。诗人通过荔枝的甜美,比喻佛法的甘甜,暗示了通过修行可以领悟到生活的真正意义和幸福。

第三句“舌根幸有圆通在”,进一步深化了主题。诗人提到“舌根”,即舌头的根部,象征着感知和理解的能力。这里的“圆通”意味着全面、深入的理解和沟通。诗人表达了自己有幸拥有这种能力,能够理解和体验佛法的深邃,同时也暗含了对禅师圭的尊敬和感激之情。

最后一句“何惜南来与遍参”,表达了诗人愿意与禅师共同探讨佛法的愿望。这里的“南来”可能是指禅师从南方而来,也可能是诗人邀请禅师一起深入研究佛法的意思。“遍参”则意味着广泛地学习和体验,表达了诗人对知识和智慧的渴望,以及对与智者交流的珍视。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荔枝这一日常之物,巧妙地融入了深刻的哲学思考和对佛法的感悟,展现了诗人对生活、自然和精神追求的独到见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