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
出处:《发安南呈牛典簿王编修》
明 · 林弼
日南留滞隔年期,犹许仙槎到未迟。
小阁西风乌帽在,清江落日綵舟移。
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
宣室应烦前席问,愿因民俗一陈诗。
小阁西风乌帽在,清江落日綵舟移。
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
宣室应烦前席问,愿因民俗一陈诗。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林弼的《发安南呈牛典簿王编修》表达了诗人身处日南(今越南地区)的滞留之感,对归期的期盼以及对自己才华的自信。首句“日南留滞隔年期”描绘了诗人远离家乡,时间已过一年的境况。次句“犹许仙槎到未迟”借神话中的仙槎,暗示自己期待早日乘船归乡。
“小阁西风乌帽在,清江落日綵舟移”通过写景,展现了诗人寓居的小阁在秋风中显得孤独,而他在夕阳下乘舟出行,画面凄美又富有诗意。第三联“蒹葭倚玉惭三益,薏苡明珠有四知”运用典故,以蒹葭自比,表达谦逊之意,同时暗示自己如薏苡明珠般才识出众,但不被理解。
最后一句“宣室应烦前席问,愿因民俗一陈诗”借用汉文帝宣室召见贾谊的典故,表明诗人希望能有机会向朝廷陈述自己的诗作,反映民间疾苦,显示出其忧国忧民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情感深沉,寓言巧妙,体现了诗人身处异乡的思乡之情和对自己才情的自信,同时也流露出对社会民生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