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沮徐珵南渡议,未齐杨善北行赀
出处:《于忠肃谦》
清 · 严遂成
大厦全凭一木支,欲加之罪究何辞。
蟒衣封贮贫如素,竹沥亲调宠太奇。
曾沮徐珵南渡议,未齐杨善北行赀。
东宫废立臣心苦,自有千秋汗简知。
蟒衣封贮贫如素,竹沥亲调宠太奇。
曾沮徐珵南渡议,未齐杨善北行赀。
东宫废立臣心苦,自有千秋汗简知。
鉴赏
这首诗《于忠肃谦(其二)》是清代诗人严遂成所作,通过对比和反问,表达了对忠诚与公正的深刻思考。
首句“大厦全凭一木支”,以建筑为喻,形象地说明了在庞大复杂的体系中,每一个个体都至关重要,强调了个人在集体中的作用。接着,“欲加之罪究何辞”一句,提出疑问,暗示了社会中可能存在无端指责或不公的现象,引人深思。
“蟒衣封贮贫如素,竹沥亲调宠太奇。”这两句通过对比,揭示了权力与财富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可能带来的矛盾。一方面,高官厚禄象征着权力与地位,另一方面,却可能掩盖了贫困的本质,甚至在享受奢华的同时,对下层人民的疾苦视而不见。同时,通过“竹沥亲调”这一细节,展现了权贵们为了讨好而做出的过分举动,讽刺意味浓厚。
“曾沮徐珵南渡议,未齐杨善北行赀。”这两句提到历史人物,通过引用典故,进一步探讨了忠诚与公正的主题。徐珵与杨善的故事,分别代表了不同的立场和选择,诗人通过对比,表达了对忠诚与公正的坚守。
最后,“东宫废立臣心苦,自有千秋汗简知。”这两句将话题转向政治决策,尤其是涉及皇位继承的问题。诗人表达了对于忠诚与公正的坚持,认为这些品质最终会被历史铭记,无论当时如何艰难。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历史事件和现象的反思,展现了诗人对忠诚、公正与权力关系的深刻洞察,以及对历史公正性的坚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