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
出处:《和马公弼夜雨》
宋 · 杨万里
一雨未辞泥至腰,新寒疠气喜全消。
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
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
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
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
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
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雨:指降雨。疠气:疫病的寒气。
都人:城市居民。
幡然:突然,骤然。
寂寥:孤独,寂寞。
疏檐:稀疏的屋檐。
禁漏:古代宫中报时的漏壶。
丹霄:红色的天空,这里指皇宫。
愁心:忧愁的心情。
诗:诗歌,此处可能指引发诗人情感的诗篇。
翻译
一场雨洗净了泥土直到腰际,新来的寒气因之全然消散。城中的人们因这雨而感到格外舒畅,远方的客人却因此变得孤寂。
雨声回荡在稀疏的屋檐和飘落的黄叶间,梦中仿佛听到宫禁中的更漏声临近天边。
我的愁绪被诗歌牵引,此刻才意识到你家与我家相隔遥远。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秋夜的细雨带来的清凉与宁静,以及诗人对远方家园的思念。开篇“一雨未辞泥至腰,新寒疠气喜全消”两句,生动地勾勒出秋雨之后的湿润和寒意的消散,透露出诗人对天气变化的敏锐感受和喜悦之情。
接下来的“都人得此正希阔,远客幡然成寂寥”两句,则是从人的角度出发,描写了人们对于这种秋雨的心态。城中居民享受着这份难得的清凉,而远方的旅者则因而感到更加孤独和寂寞。
“声在疏檐与黄叶,梦听禁漏近丹霄”两句,以细腻的笔触捕捉了雨声在屋檐和黄叶间的回响,以及诗人在梦中聆听夜半的钟声,仿佛能够贴近那遥远的皇宫。
最后,“愁心却被诗勾引,始觉君家我里遥”两句,表达了诗人通过吟咏诗词暂时忘却忧愁,却又更加深切地感受到对远方家园的思念。这不仅体现了诗歌的抚慰心灵的力量,也反映出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和个人情感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的深厚感情和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