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为拈花也破颜,史多天上尽宽闲全文

不为拈花也破颜,史多天上尽宽闲

出处:《答王叔承
明 · 王世贞
不为拈花也破颜,史多天上尽宽闲
隐囊一撮无劳问,中有须弥七宝山。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对友人王叔承的回答,通过简洁的语言表达了深刻的人生哲理和对宇宙万物的独到见解。

“不为拈花也破颜”,这句话以禅宗故事为引,暗示了诗人并非因外在事物而轻易展露笑容,而是内心深处有着超脱世俗的喜悦与自在。这里的“拈花”借用了佛祖释迦牟尼向迦叶尊者示现微笑的故事,象征着内心的觉醒与智慧的展现。

“史多天上尽宽闲”,诗人进一步阐述了宇宙间的广阔与自由,似乎在说历史长河中的种种纷扰,在广阔的天宇下都显得微不足道,一切都有其自然的规律与宽广的空间。

“隐囊一撮无劳问”,这里使用了“隐囊”这一形象,可能指的是某种隐秘或不易察觉的事物。诗人通过这句话表达了一种无需过多追问或刻意寻找的态度,暗示了宇宙间的一切都在其自然状态中运行,无需人为干预。

“中有须弥七宝山”,最后两句以“须弥山”作为比喻,须弥山在佛教中常被描述为极高的山峰,象征着无限的高远与深邃。而“七宝山”则进一步强调了山的珍贵与美好。这两句诗综合起来,意味着在看似平凡或隐秘的事物之中,蕴含着宇宙的奥秘与美好,值得我们去探索与领悟。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生动的意象和深刻的哲理,展现了诗人对宇宙、人生以及内在精神世界的独特见解,鼓励人们超越表面现象,去探寻更深层次的意义与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