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初相会个中人,法法圆通见怀抱
宋 · 释正觉
门门通彻长安道,信手拈来还恰好。
脚跟踏著赵州关,丈六金身一茎草。
我初相会个中人,法法圆通见怀抱。
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
青山白云一径通,行行鸟道谁寻讨。
宝峰师是马馰儿,相得而今恨不早。
吸尽西江居士庞,唤回竖指俱胝老。
泥牛力耕空劫春,木人捧出形山宝。
罢捋虎须归去来,荆棘林中任起倒,午日丽天光杲杲。
脚跟踏著赵州关,丈六金身一茎草。
我初相会个中人,法法圆通见怀抱。
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
青山白云一径通,行行鸟道谁寻讨。
宝峰师是马馰儿,相得而今恨不早。
吸尽西江居士庞,唤回竖指俱胝老。
泥牛力耕空劫春,木人捧出形山宝。
罢捋虎须归去来,荆棘林中任起倒,午日丽天光杲杲。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与宝峰祥禅师的深厚交往以及超然居士在修行过程中的感悟。首句“门门通彻长安道”象征着佛法无边,道路畅通。诗人随手拈来的诗句恰如其分地表达了对禅理的领悟,形象生动。
“脚跟踏著赵州关,丈六金身一茎草”运用赵州桥和佛像的典故,寓言禅修的深入和佛法的简单纯粹。诗人初次遇见禅师,便感到法法圆通,心胸开阔。
“杖屦追随来道场,不学痴禅事关扫”表达对禅师的敬仰和追随,决心不拘泥于形式,追求真谛。接下来的诗句“青山白云一径通,行行鸟道谁寻讨”描绘了修行之路的自然与寂寥,暗示寻找真理的艰难。
“宝峰师是马馰儿,相得而今恨不早”赞美禅师如同良马,两人契合甚深,遗憾未能早些相遇。诗人感叹自己如庞居士般吸收禅师智慧,又如竖指俱胝老僧般深入修行。
“泥牛力耕空劫春,木人捧出形山宝”比喻禅修的艰辛和收获,如同耕耘久远,终得珍贵法门。最后,“罢捋虎须归去来,荆棘林中任起倒”表达诗人决定放下执着,回归自然,即使面临困难也无所畏惧。
整首诗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禅修的热爱和对禅师的敬仰,以及对人生哲理的深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