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扬尘土无佳赏,每见山翁眼乍明
出处:《致政李祠部 其二》
宋 · 郑獬
尊酒还成世外名,二千石印一毫轻。
骥虽老去壮心伏,鹤自病来仙骨清。
林下已能忘岁月,人间何必仕公卿。
淮扬尘土无佳赏,每见山翁眼乍明。
骥虽老去壮心伏,鹤自病来仙骨清。
林下已能忘岁月,人间何必仕公卿。
淮扬尘土无佳赏,每见山翁眼乍明。
翻译
举杯饮酒仿佛成了世外高人,区区两千石官印也变得微不足道。尽管骏马年老,但内心依旧充满壮志,病鹤虽然虚弱,但仙风道骨依然清雅。
在林泉之下已经忘记时光流逝,何必还要在人间追求公卿之位呢?
淮河的尘土中没有美好的景色,每当见到山翁,他的眼睛都会突然明亮起来。
注释
尊酒:美酒。世外名:超脱世俗的名声。
二千石印:古代官员的俸禄,代指官职。
一毫轻:极其轻视。
骥:骏马。
老去:年老。
壮心:雄心壮志。
鹤:仙鹤。
病来:生病后。
仙骨清:仙人的气质。
林下:隐居生活。
岁月:时光。
仕公卿:做官。
淮扬尘土:淮河的尘土。
佳赏:美景。
山翁:山野老翁。
眼乍明:眼睛突然明亮。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郑獬所作的《致政李祠部(其二)》。诗中,诗人以饮酒为引,赞美了李祠部即使身居高位,也能超脱世俗,视权位如轻尘。他虽然年事已高,但内心依旧充满壮志;尽管身体欠佳,却保持着仙风道骨般的清高。诗人推崇李祠部在隐逸生活中忘却时光,不追求官场功名,认为欣赏自然之美更能胜过俗世的尘土。最后,诗人以淮水边的景色和山翁明亮的眼睛,形象地表达了对这种超然态度的赞赏。整首诗语言简洁,意境深远,展现了诗人对高尚人格的敬仰和对淡泊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