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全文

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

出处:《东斋听讲诗
南北朝 · 萧统
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
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
示教虽三彻,妙法信平均。
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
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
良思大车道,方愿宝船津。
长延永生肇,庶廗谅徐陈。
是节朱明季,灼烁治渠新。
霏云出翠岭,凉风起青蘋。
既餐甘露旨,方欲书诸绅。

鉴赏

这首诗《东斋听讲诗》由南北朝时期的文学家萧统所作,展现了其对佛教教义的深刻理解和感悟。诗中以“昔闻孔道贵,今睹释花珍”开篇,将儒家与佛教进行对比,表达了对佛教智慧的敬仰。接着,“至理乃悟寂,承禀实能仁”两句,点明了佛教追求内心平静与慈悲为怀的核心理念。

“示教虽三彻,妙法信平均”描绘了佛法的深奥与普遍适用性,无论智愚皆可领悟。“信言主鄙俗,延情方慕真”则强调了信仰的重要性,通过虔诚的心灵追求真理。最后,“庶兹祛八倒,冀此遣六尘”表达了通过修行去除烦恼、净化心灵的愿望。

“良思大车道,方愿宝船津”运用比喻,将佛法比作引导人生的大道和宝船,象征着指引人们走向解脱之路。而“长延永生肇,庶廗谅徐陈”则表达了对生命长久、心灵纯净的向往。

“是节朱明季,灼烁治渠新”描述了时节更替,万物更新的景象,暗示佛法如同春日之光,照亮人心。接下来的“霏云出翠岭,凉风起青蘋”描绘了自然界的美好,与前文形成和谐统一的画面,象征着内心的宁静与外界的和谐共存。

“既餐甘露旨,方欲书诸绅”则以“甘露”比喻佛法的滋养,表达了对佛法的渴望与实践,希望将其融入日常生活中,成为指导人生的准则。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佛教教义的深刻感悟和生动描绘,展现了作者对精神生活的追求以及对佛法的崇敬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