血花红在臂,刀口冷含霜
出处:《方湘九年十五时割臂肉疗其伯父疾诗以赠之》
明末清初 · 屈大均
嗟君年十五,肉作返生香。
伯父恩难报,仙人药不良。
血花红在臂,刀口冷含霜。
一脔丘山重,皇天鉴未央。
伯父恩难报,仙人药不良。
血花红在臂,刀口冷含霜。
一脔丘山重,皇天鉴未央。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年仅十五岁的少年,为了救治伯父的疾病,不惜割臂献肉的感人场景。诗中充满了对少年勇敢与孝心的赞美。
首句“嗟君年十五”,感叹这位少年年纪轻轻,却已展现出非凡的勇气和责任感。接着,“肉作返生香”一句,形象地描述了少年割臂献肉时,那股令人动容的牺牲精神,仿佛连肉都散发着香气,充满了生命的尊严与价值。
“伯父恩难报”表达了少年对伯父深沉的感激之情,以及因无法直接回报这份恩情而感到的内疚。接下来,“仙人药不良”一句,或许暗喻了传统医药的局限性,强调了少年采取极端行动的决心和勇气。
“血花红在臂,刀口冷含霜”这两句,通过鲜明的色彩对比和细节描写,生动展现了少年割臂献肉的过程,鲜血如同盛开的花朵,刀口则在寒冷的空气中凝结成霜,画面既残酷又壮烈。
“一脔丘山重,皇天鉴未央”最后两句,将少年的行为比作沉重的丘山,表明其行为的价值和分量,同时暗示上天会见证这一切,给予公正的评价。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富有象征意义的表达,深刻地赞扬了少年的孝心、勇气和牺牲精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