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忆昔甲申初,此地防夷兵全文

忆昔甲申初,此地防夷兵

出处:《红山崎
清 · 洪繻
危云树末生,急客云中行。
崚崚千石磴,俯瞰深溪清。
万翠攒眼入,一红拍崖平。
疏林夹流水,十里一镜泓。
言是夏秋际,远山露列城。
万井积邱垤,百峰互阴晴。
登高望遥阜,想见官军营。
忆昔甲申初,此地防夷兵
烽烟倏忽灭,耳有胡笳声。
今来开道路,遍志轮蹄程。
不久铁车过,平地殷雷鸣。
岩谷忽破碎,山海一楸枰。
我自催鞭去,秋风马首轻。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行走在崎岖山路间所见的壮丽景色,以及对历史往事的追忆。首句“危云树末生,急客云中行”以动态的景象开始,云在树梢与天空之间生成,急行的旅人在云雾中穿行,营造出一种既神秘又紧张的氛围。

接着,“崚嶒千石磴,俯瞰深溪清”描绘了山路险峻,石阶蜿蜒,从高处向下看,溪水清澈见底,展现出自然景观的壮美与宁静。随后,“万翠攒眼入,一红拍崖平”则通过对比色彩,绿树丛生,红崖矗立,形成鲜明的视觉冲击。

“疏林夹流水,十里一镜泓”描述了沿途的树林与溪流相伴,每十里便有一片开阔的水面,如同明镜一般,映照着四周的景致。接下来,“言是夏秋际,远山露列城”点明时间与地点,夏日与秋天的交界,远处的山峦间隐约可见城市轮廓。

“万井积邱垤,百峰互阴晴”描绘了密集的村落与连绵的山峰,山峰时而被云雾遮掩,时而露出真容,展现出自然界的多变与和谐。最后,“登高望遥阜,想见官军营”表达了诗人站在高处,遥望远方丘陵,仿佛能看见古代军队的营地,引人遐想。

“忆昔甲申初,此地防夷兵”将思绪拉回历史,回忆起甲申年(1644年)时,此地曾为防御外敌而设防。接下来,“烽烟倏忽灭,耳有胡笳声”描述了战争的短暂与激烈,以及战后遗留的胡笳声,充满了历史的沧桑感。

“今来开道路,遍志轮蹄程”则转向现实,现今开辟道路,留下车轮与马蹄的痕迹,预示着新的发展与变迁。“不久铁车过,平地殷雷鸣”描绘了未来铁车经过,地面发出轰鸣声,象征着现代化进程的到来。

“岩谷忽破碎,山海一楸枰”以比喻的手法,形容山岩突然崩裂,如同棋盘上的变化,展现了自然力量的惊人之处。“我自催鞭去,秋风马首轻”则是诗人自我勉励,即使面对艰难险阻,也要勇往直前,以轻松的心态面对即将到来的秋风。

整体而言,这首诗不仅描绘了壮丽的自然风光,还融入了历史的沉思与对未来的展望,展现了诗人丰富的情感与深刻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