狙公多诈惑朝三,蚁穴何知亦战酣
出处:《颍叟弟赠别韵》
宋 · 苏泂
狙公多诈惑朝三,蚁穴何知亦战酣。
世上规行无中矩,人间北看有城南。
怀哉畎亩终从欲,老矣江湖合罢参。
便道阿连同结屋,未妨作茧似春蚕。
世上规行无中矩,人间北看有城南。
怀哉畎亩终从欲,老矣江湖合罢参。
便道阿连同结屋,未妨作茧似春蚕。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狙公:狡猾的猎人。诈惑:欺诈迷惑。
朝三:朝三暮四(比喻反复无常)。
蚁穴:蚂蚁窝。
战酣:战斗激烈。
规行:规矩行为。
无中矩:没有固定的准则。
人间:人间社会。
北看:从北边看。
城南:城市南边。
怀哉:怀念啊。
畎亩:田野。
终从欲:最终顺从欲望。
江湖:江湖生涯。
合罢参:应该停止争斗。
阿连:朋友或同伴。
同结屋:一起盖房子。
作茧:像春蚕吐丝结茧。
似春蚕:如同春蚕编织生活。
翻译
狡猾的猎人常欺诈,蚂蚁窝里也战斗激烈。世间规矩没有绝对,人间视角有南北之分。
怀念田野终究随心所欲,年老江湖应放弃争斗。
就让阿连一起盖房子吧,也不妨像春蚕一样编织生活。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苏泂的《颍叟弟赠别韵》。从内容来看,诗人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表达了自己对世事无常和人生境遇的感慨。
"狙公多诈惑朝三,蚁穴何知亦战酣。"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场景:狙公(一种鸟类)在早晨频繁地鸣叫,而小小的蚁穴也似乎在进行一场不知疲倦的战争。这两者都被用来比喻世间的纷争和无知。
"世上规行无中矩,人间北看有城南。"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世界的感慨,觉得世事没有一个公正的标准可以遵循,而人们在追求目标时往往感到迷茫和方向感的缺失。
"怀哉畎亩终从欲,老矣江湖合罢参。" 这两句则是诗人对个人生命历程的一种反思,感叹自己曾经的野心和欲望最终归于平淡,而到了老年,只能在江湖上徜徉,寻找生活的意义。
"便道阿连同结屋,未妨作茧似春蚕。" 最后两句似乎是在表达一种安贫乐道的心态,即使是简单的居所,也不妨碍内心的平和,就像春天里忙碌编织丝线的蚕虫一样。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抒发了诗人对生命、世事的深刻感悟,以及对个人境遇的无奈与超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