揽辔联貂帽,投鞭各酒卮
出处:《王村》
宋 · 王安石
晻霭王村路,春风北使旗。
尘催轻骑走,寒咽短箫吹。
揽辔联貂帽,投鞭各酒卮。
纷纷小儿女,何事倚墙窥。
尘催轻骑走,寒咽短箫吹。
揽辔联貂帽,投鞭各酒卮。
纷纷小儿女,何事倚墙窥。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晻霭:昏暗、迷蒙的景象。王村:可能指某个贵族或皇室村庄。
北使旗:来自北方的使者所携带的旗帜。
轻骑:快速行动的骑兵。
寒咽短箫:寒冷中吹奏的短箫声音低沉。
揽辔:拉住马缰。
貂帽:贵重的貂皮帽子,象征地位。
投鞭:古代典故,比喻豪迈饮酒。
酒卮:古代盛酒的器皿。
纷纷小儿女:众多的孩子们。
倚墙窥:靠着墙偷看。
翻译
暮色笼罩下的王村小路,春风中飘扬着北使的旗帜。风尘中,轻骑兵疾驰而过,寒冷的空气中传来短箫低沉的吹奏声。
他们挽起缰绳,头戴连貂皮帽,举杯畅饮。
周围的小孩子们好奇地倚靠在墙上偷看这一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春日村庄生活的画面。诗人通过对景象和人物动作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自己对乡村生活的深切感受和赞美。
“晻霭王村路,春风北使旗。”开篇即以轻盈的笔触勾勒出一幅春日郊野的景象。晻霭(音同“昏黯”)用来形容暮色中透出的微光,这里可能指的是早晨或傍晚柔和的阳光。而“王村路”则是诗人对所处环境的一种定位,暗示这是一个特定的地点。春风轻拂,北使旗在风中飘扬,这里的“北使旗”很可能是指代官府或军队的信号旗帜。
“尘催轻骑走,寒咽短箫吹。”这一句则转向了动态的描写。轻骑者因为尘土飞扬而加快了步伐,这里不仅表现了行进的速度感,还透露出一种迫切的情绪。而“寒咽短箫吹”则是对环境气氛的一种烘托,既可能是指早春天气尚冷,也可能暗示着某种节令或情境。
“揽辔联貂帽,投鞭各酒卮。”这一段落中的“揽辔”和“投鞭”都是驾驭马匹的动作。“联貂帽”则是对官员或骑士头饰的一种描绘,这里的“貂”可能指的是貂皮边缘,象征着身份尊贵。而“各酒卮”则表明了人物之间的交流和欢聚。
“纷纷小儿女,何事倚墙窥。”诗歌最后一句转向了孩子们的动态描写。“纷纷”形容孩子们活动时的活泼可爱之状,而“小儿女”则指代着年幼的村庄孩童。他们“倚墙窥”的情景,不仅展现了好奇和探索的天性,也可能暗示着对外界某种事件或变化的一种关注。
整首诗通过层次分明、细节丰富的描写,营造出一种生动活泼的乡村春日生活图景,同时也流露出诗人对于平和安宁生活状态的赞美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