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心寡欢谐,对面偃蹇色
出处:《答朱孔阳四首》
明 · 欧大任
秋风日以高,大江流不息。
君居大江西,我寄长淮北。
青冥堕浮云,遗我书一尺。
谁知大雅音,乃在西江侧。
束发慕平生,不奉几与席。
侣匹良亦难,嬿婉那可得。
于心寡欢谐,对面偃蹇色。
何哉弦望思,思矫孤飞翼。
君居大江西,我寄长淮北。
青冥堕浮云,遗我书一尺。
谁知大雅音,乃在西江侧。
束发慕平生,不奉几与席。
侣匹良亦难,嬿婉那可得。
于心寡欢谐,对面偃蹇色。
何哉弦望思,思矫孤飞翼。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答朱孔阳四首(其二)》。诗中描绘了秋风高扬、大江奔流的自然景象,同时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相隔两地的思念之情。
首句“秋风日以高”描绘了秋天的景象,随着秋风的吹拂,天高云淡,给人一种清爽宁静的感觉。接着“大江流不息”则展现了长江的壮阔与永恒,江水滚滚向前,象征着时间的流逝和生命的不息。
“君居大江西,我寄长淮北”两句,点明了诗人与友人的地理位置相隔甚远,一个在长江之西,一个在淮河之北,空间距离成为他们友情的考验。
“青冥堕浮云,遗我书一尺”描述了友人通过书信传递情感,即使是在广阔的天空中,也能感受到对方的关怀与思念。这里“一尺”并非实指长度,而是借以形容书信的珍贵与厚重。
“谁知大雅音,乃在西江侧”一句,赞美了友人的高雅情操,并指出这种高尚的品质在遥远的西江边得以体现,进一步强调了友情的真挚与纯粹。
“束发慕平生,不奉几与席”表达了诗人自少年时期就对友情的向往,但遗憾的是未能与友人共处一室,共享生活的点滴。
“侣匹良亦难,嬿婉那可得”说明了寻找知音伴侣的不易,以及维持和谐关系的困难,体现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与渴望。
“于心寡欢谐,对面偃蹇色”描述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即使面对友人,也难以掩饰心中的忧郁。
“何哉弦望思,思矫孤飞翼”最后两句,诗人以月亮的盈亏比喻友情的聚散,表达了对远方友人的深切思念,以及希望友情能够像飞翔的翅膀一样,穿越时空的限制,永远相连。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优美,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绘和对友情的细腻刻画,展现了诗人对远方友人的深深怀念与祝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