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地棘天荆无所往,嗟哉,环山蔽海以为牢全文

地棘天荆无所往,嗟哉,环山蔽海以为牢

出处:《海关吏
清 · 洪繻
陆行畏虎水畏波,恶知波向平地多。
平地风波险而高,关吏时时张网罗。
不论千艘与万艘,扬帆鼓棹即逋逃。
风晴浪静不得去,关吏悉索如老饕。
溪壑填盈开一面,行人舟子唤奈何。
昨日无风今鸣涛,千夫性命系于毛。
地棘天荆无所往,嗟哉,环山蔽海以为牢

鉴赏

这首诗《海关吏》由清代诗人洪繻所作,以生动的语言描绘了在海关关吏面前商船和行人的艰难处境。

首句“陆行畏虎水畏波”,形象地将陆地上的危险比作猛虎,水上则比作波涛,引出下文对海关关吏的描述。接着,“恶知波向平地多”一句,巧妙地将“平地”比喻为看似平静实则暗藏危机的地方,暗示了关吏的苛刻与不公。

“平地风波险而高,关吏时时张网罗”进一步强调了平地之险,以及关吏如同布下天罗地网般严苛的检查,使得商船和行人在通过时如履薄冰。

“不论千艘与万艘,扬帆鼓棹即逋逃”描绘了船只在面对关吏时的无奈与逃避,即使船只数量再多,也无法逃脱关吏的严密监控。

“风晴浪静不得去,关吏悉索如老饕”将关吏比作贪婪的老饕,形象地展现了他们搜刮货物的贪婪与无情。

“溪壑填盈开一面,行人舟子唤奈何”则表达了在关吏的严密控制下,商船和行人的生存空间被极度压缩,他们仿佛被困在狭窄的缝隙中,无法自由行动。

“昨日无风今鸣涛,千夫性命系于毛”揭示了环境的瞬息万变,以及商船和行人的生命安全受到关吏行为的直接威胁。

最后,“地棘天荆无所往,嗟哉,环山蔽海以为牢”总结了整个情境,形象地将四周的环境比作牢笼,表达了对关吏行为的强烈不满和对商船、行人生存状态的深切同情。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描绘,深刻揭示了当时社会中官僚机构对普通民众的压迫与剥削,反映了作者对社会不公的批判和对弱者的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