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
出处:《和方泰州见寄》
唐末宋初 · 徐铉
逐客悽悽重入京,旧愁新恨两难胜。
云收楚塞千山雪,风结秦淮一尺冰。
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
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
云收楚塞千山雪,风结秦淮一尺冰。
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
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逐客:被驱逐的人。悽悽:悲伤的样子。
楚塞:楚地的边关。
秦淮:古代河流名,这里指代南京一带。
置醴:摆设酒席。
投湘文:投书湘江,比喻情感寄托。
孤坐:独自坐着。
船窗:江面上的船窗。
一点星:形容远处的星光微弱。
翻译
被驱逐的人悲伤地再次回到京城,旧有的愁绪和新的遗憾交织难以承受。乌云散去,楚地边关的千山覆盖着白雪,秦淮河上冻结了一尺厚的冰层。
虽然设下美酒的宴席却空无一人,心中的思绪凝固如同投向湘江的书信。
夜深人静,月落西沉,我独自坐着,遥望江面那船窗中的一点星光。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回归京城时的复杂情感。"逐客悽悽重入京"表达了一种哀伤的情绪,旅途中的离别让人心中积累了不少忧愁,而重返故土又引起新的苦恼,这些感情交织在一起,难以平复。接下来的"云收楚塞千山雪,风结秦淮一尺冰"通过壮观的自然景象,强化了这种孤独和悲凉的情感。诗人似乎借助这些场景来形容自己的内心世界。
在"置醴筵空情岂尽,投湘文就思如凝"这两句中,诗人表达了一种无法排遣的怀念之情。"置醴筵"可能指的是一种仪式或是一种纪念往事的方式,而这种行为本身又显得如此空洞和无效;"投湘文就思如凝"则是说即便是写下自己的感受,也只能是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这些思绪宛如凝结的水面,无法融化。
最后两句"更残月落知孤坐,遥望船窗一点星"描绘了诗人在夜深人静时独自坐在月光下的情景。月亮已经接近尾声,诗人的心境同样陷入孤寂之中,他隔着船窗远眺那天边的一点星光,这不仅是对自然之美的赞叹,更是对遥不可及之物或希望的一种无尽向往。
整首诗通过对景色的描写和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而深沉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