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出处:《次韵伯田见酬四首 其四》
宋末元初 · 方回
六桥久客旧湖滨,春日花开不似春。
游学顿无福建子,科名更说梓潼神。
暗惊渊实丘夷事,枉作书痴传癖人。
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游学顿无福建子,科名更说梓潼神。
暗惊渊实丘夷事,枉作书痴传癖人。
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鉴赏
这首诗是宋末元初诗人方回的作品,名为《次韵伯田见酬四首(其四)》。诗中表达了诗人对时事的感慨和个人命运的无奈。
"六桥久客旧湖滨,春日花开不似春。"
这两句描绘了一种物是人非的情景。六桥即指南宋都城临安(今杭州)的六个著名桥梁,而“久客”表明诗人长时间在外漂泊,对比往昔的繁华,现如今春日花开却不复往日之春,这里的“不似春”可能暗指时光易逝、世事无常。
"游学顿无福建子,科名更说梓潼神。"
这里诗人自叹无缘考取功名,福建即今福建省一带,而“科名”是指科举考试中的成绩。在古代中国,通过科举考试取得功名是一种荣耀和社会地位的象征。诗人感慨自己无法如愿,反而更有人传颂梓潼神,即历史上的一位仙人,这里可能是对现实与理想差距的感叹。
"暗惊渊实丘夷事,枉作书痴传癖人。"
诗人在这里表达了对世事变幻无常的震惊和对个人学问生涯的自嘲。“渊实”指的是深不可测的事情,“丘夷事”则是指那些已经过去而又无法追回的事情。而“枉作书痴传癖人”则表明诗人虽然努力研习书籍,但这些努力都显得多余甚至可笑,因为它们并未带来任何改变。
"辛苦湘累辨兰艾,庄生齐物等埃尘。"
最后两句,诗人感叹自己在学问上付出了极大的辛劳和努力,用“湘累”形容自己的困顿和挣扎,而“辨兰艾”则是指对事物的分析和区分。在这里,诗人可能是在表达一种无奈,即自己的这些努力最终都化作了尘埃,与世间万物一样平凡而渺小。
总体来说,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内心的忧郁和悲凉,对个人命运和时代变迁的一种无力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