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前全文

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前

出处:《苦哉行五首 其四
唐 · 戎昱
妾家清河边,七叶承貂蝉。
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
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
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前
前年狂胡来,惧死翻生全。
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
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
弯弓猎生人,百步牛羊膻。
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泉。
苦哉难重陈,暗哭苍苍天。

翻译

我生长在清河边,家中七代显赫如貂蝉。
作为最小的女儿,特别得到母亲的疼爱。
亲戚间几乎不认识,深闺生活了十五年。
偶尔外出也仅限于家中院门。
前年胡虏入侵时,我曾面临生死边缘得以保全。
今年秋季官军到来,却未料想会遭遇战乱。
匈奴人是前锋,他们黄发粗犷,鼻孔弯曲。
他们以弓箭射杀活人,百步之内牛羊鲜血四溅。
从虎口中逃脱,却比不上黄泉之下的安宁。
痛苦难以言表,只能暗暗哭泣向苍天诉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女子的悲惨遭遇,通过她的口述,我们感受到战争带来的痛苦和个人命运的无常。开篇便设定了场景,“妾家清河边,七叶承貂蝉”,清河旁边的家庭环境被细腻描绘,而“七叶”可能指的是某种植物,也许是蓟草,这里的形象生动地勾勒出女子成长的背景。

接下来的“身为最小女,偏得浑家怜”,透露出这位女子虽为家庭中最年幼的孩子,却获得了家庭成员特别的宠爱。这不仅展示了她在家族中的特殊地位,也预示着后文将要发生的剧变与对比。

“亲戚不相识,幽闺十五年”则表明这位女子由于某种原因,与外界的联系被切断,长达十五年的时间里,她几乎与世隔绝。这种隔离可能是由战争或家族原因造成的,从而也为后来的悲剧埋下了伏笔。

“有时最远出,秪到中门前”显示即便是在家庭内部,她的活动范围也是有限的。这种限制感强化了她的孤独与无奈。

随后的“前年狂胡来,惧死翻生全”揭示了一场突如其来的灾难,这位女子经历了死亡边缘的恐惧,但幸运地保住了一条性命。这里的“狂胡”可能指的是外族入侵或其他形式的暴力行为。

紧接着,“今秋官军至,岂意遭戈鋋”,表明在新的季节里,另一场灾难降临了。这一次是官方军队的到来,而非之前的“狂胡”。这里的“岂意”表现出女子对于命运的无奈与不解。

“匈奴为先锋,长鼻黄发拳”,则具体描绘了这支军队的特征,即它们由匈奴人组成,具有明显的外族特点。匈奴是古代中国北方的一个民族,以善战闻名,这里作为“先锋”出现,更凸显了战争的残酷。

“弯弓猎生人,百步牛羊膻”,则形象地表达了战争中的血腥与恐怖。这里的弓箭和猎豹都是战争工具,而“百步”可能指的是弓箭射程之远,展示了战争的冷酷无情。

“脱身落虎口,不及归黄泉”,女子在这场混乱中幸存,但她的自由如同落入猛兽之口,无法逃脱。这里的“不及归黄泉”则强调了她连死去的安宁都未能得到。

最终,“苦哉难重陈,暗哭苍苍天”,表达出女子对于命运的无尽哀伤与绝望。她对于这段经历感到痛心疾首,却又无法将其再次述说,只能在黑夜中默默流泪,向苍茫天空倾诉自己的不幸。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女子个人的视角展示了战争的毁灭性,以及普通人在这场大变局中的无力感。其语言简洁有力,形象丰富,情感深沉,是一首表现个人悲剧与历史灾难交织的杰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