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意政须诸老共,容分芦雨寄渔舟
出处:《宿多景楼奉简吴总侍》
宋 · 方岳
客怀孤倚夕阳楼,烟老平芜岸岸秋。
往事六朝南北史,晴江一片古今愁。
嘅其叹矣山吞吐,何以酬之酒拍浮。
此意政须诸老共,容分芦雨寄渔舟。
往事六朝南北史,晴江一片古今愁。
嘅其叹矣山吞吐,何以酬之酒拍浮。
此意政须诸老共,容分芦雨寄渔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孤倚:孤独地依靠。夕阳楼:夕阳照射下的楼阁。
烟老:烟雾弥漫,显得苍老。
平芜:平坦的草地。
六朝南北史:指中国历史上东晋、南朝和北朝的更迭。
晴江:晴朗的江面。
嘅其叹:感慨叹息。
山吞吐:形容山势壮阔,仿佛能包容万物。
酬之:化解或回应。
酒拍浮:借酒浇愁,让酒杯在水面漂浮。
诸老共:与众多老年朋友一起。
芦雨:秋天的芦苇雨。
渔舟:渔夫的小船。
翻译
我独自凭靠在夕阳照耀的楼上,满眼望去,烟雾笼罩的平原上秋意渐浓。回忆起往昔的六朝兴衰史,眼前这条晴朗江面泛起古今无尽的忧愁。
感叹不已,山峦仿佛能吞吐天地,用什么来化解这愁绪呢?唯有借酒漂浮在水面。
这份情感只适合与老友们共享,或许能在芦苇飘雨中,寄予渔舟传递。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文人在夕阳落幕时的孤独感怀与历史思考。诗人站在楼上,面对着黄昏的光景,心中充满了往事的回忆和历史的沉重。"烟老平芜岸岸秋"一句,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展现出一种时间流逝、世事无常的情感。
"往事六朝南北史"表明诗人心中装着的是整个中国古代历史的沉浮变迁,从南北朝到唐宋,一切的兴衰荣辱都在诗人的胸中翻腾。"晴江一片古今愁"则是这种历史感怀在清澈的江水面前得以深化,仿佛连绵不绝的江流也带着同样的忧虑。
接下来的"嘅其叹矣山吞吐"和"何以酬之酒拍浮"两句,诗人似乎在自问,又如何能够用言语来表达这种复杂的情感,抑或是通过饮酒来暂时忘却这些烦恼。
最后两句"此意政须诸老共,容分芦雨寄渔舟"则表现出诗人希望与同道中人共同商讨国事,以及面对不测的未来,只能寄希望于未来的表达。这里的"诸老"指的是那些有智慧和经验的人,而"容分芦雨寄渔舟"则是说即使天气变化无常,也要把自己的愿望托付给命运,就像把信件交给渔舟一般。
总体来说,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和对历史的深刻反思,表达了诗人对于国家大事和个人情感的复杂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