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飞光飞上碧澜底,碧跨三州连底明全文

飞光飞上碧澜底,碧跨三州连底明

出处:《太湖初日
宋 · 释居简
飞光飞上碧澜底,碧跨三州连底明
多少潜珍畏人见,只知犀炬太无情。

鉴赏

这首诗《太湖初日》由宋代诗人释居简所作,描绘了太湖早晨日出时分的壮丽景象。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生动的语言,展现了大自然的雄伟与神秘。

首句“飞光飞上碧澜底”,以“飞光”比喻初升的太阳,将其形象化为在碧蓝的湖面上跳跃、上升,充满了动感和活力。这里的“碧澜”既指清澈的湖水,也象征着广阔无垠的自然世界,通过“飞光”与“碧澜”的结合,营造了一种动态与静态相融合的画面感。

接着,“碧跨三州连底明”一句,进一步扩展了视野,将太湖的美景与更广阔的地理空间联系起来。这里的“碧跨三州”可能是指太湖跨越了三个州界,或是诗人想象中的广阔景象,强调了太湖的浩瀚与壮观。而“连底明”则描绘了阳光照耀下,整个湖面如同被照亮一般,呈现出一片明亮辉煌的景象。

后两句“多少潜珍畏人见,只知犀炬太无情”则转而探讨了自然界的神秘与人类的感知之间的关系。诗人似乎在说,太湖中隐藏着许多珍贵的生物或宝藏,但它们害怕人类的窥视,因此保持了神秘与隐秘。最后一句“只知犀炬太无情”则表达了对人类行为的一种反思,犀炬(可能指的是手电筒或其他光源)在夜晚探索自然时,虽然带来了光明,但也破坏了自然的宁静与和谐,显得有些无情。

整首诗通过对太湖初日景象的描绘,以及对自然与人类关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美的赞美和对人类行为的深思。语言流畅,意境深远,富有哲理,体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景观的独特感悟和审美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