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都来手掌地,焉用官员如许多
出处:《担夫谣》
明 · 陆粲
担夫来,担夫来,尔何为者军当差。
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
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走何曾息。
祗今丁壮逃亡尽,数十残兵浑瘦黑。
可怜风雨霜雪时,冻饿龙钟强驱逼。
手抟麦屑淘水餐,头面垢腻悬虮虱。
高山大岭坡百盘,衣破肩穿足无力。
三步回头五步愁,密箐深林多虎迹。
归来息足未下坡,邮亭又报官员过。
朝亦官员过,暮亦官员过。
贵州都来手掌地,焉用官员如许多。
太平不肯恤战士,一旦缓急将奈何。
噫吁嚱一旦缓急将奈何。
朝廷养军为杀贼,遣作担夫谁爱惜。
自从少小被编差,垂老奔走何曾息。
祗今丁壮逃亡尽,数十残兵浑瘦黑。
可怜风雨霜雪时,冻饿龙钟强驱逼。
手抟麦屑淘水餐,头面垢腻悬虮虱。
高山大岭坡百盘,衣破肩穿足无力。
三步回头五步愁,密箐深林多虎迹。
归来息足未下坡,邮亭又报官员过。
朝亦官员过,暮亦官员过。
贵州都来手掌地,焉用官员如许多。
太平不肯恤战士,一旦缓急将奈何。
噫吁嚱一旦缓急将奈何。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陆粲的《担夫谣》以第一人称的口吻,描绘了战乱时期担夫艰辛的生活。诗中通过担夫自述,展现了他们被朝廷征召为军役,本应杀敌却沦为搬运物资的苦力,反映了社会的不公和军人的悲惨境遇。担夫从年少到垂老,始终劳碌不停,丁壮逃亡,只剩下残兵瘦弱。恶劣的天气里,他们冻饿交加,生活条件极其艰苦。山路崎岖,衣衫褴褛,担夫们还要提防猛兽侵袭。官府频繁过往,加重了他们的负担,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太平时期官员过多、不体恤战士的不满,以及对国家在危急时刻缺乏应对策略的忧虑。整首诗情感沉痛,揭示了底层人民的苦难与社会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