寂寥草座无人伴,自起添香看篆烟
出处:《奉和陶庵世父留题有竹别业韵六首》
明 · 沈周
粝饭粗衣常自足,犹胜杜甫客西川。
老妻课佛清斋里,幼女鸣机夜火边。
几树凉云散高叶,一溪明月泻寒泉。
寂寥草座无人伴,自起添香看篆烟。
老妻课佛清斋里,幼女鸣机夜火边。
几树凉云散高叶,一溪明月泻寒泉。
寂寥草座无人伴,自起添香看篆烟。
鉴赏
这首明代沈周的诗描绘了一幅简朴而宁静的生活画面。诗人以自足的心态,赞美了糙米粗布的日常生活,认为这比杜甫在西川的困顿有过之而无不及。他提及家中老妻在清净的佛堂中修行,幼女在夜晚的灯光下纺织,体现了家庭的温馨与勤劳。
诗人接着写到窗外几株大树的叶子在秋夜中落下,月光如水从溪流中泻下,照见寒泉,营造出一种清冷而静谧的氛围。最后,诗人独自坐在寂静的草庐中,点燃香炉,欣赏篆烟袅袅,享受这份孤独中的宁静。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展现了诗人对朴素生活的满足和对内心世界的追求,以及对家庭亲情的珍视,透露出淡泊名利的隐逸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