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晚山川尽如故,清吟闲上鄂君船
出处:《伤越》
唐 · 陆龟蒙
越溪自古好风烟,盗束兵缠已半年。
访戴客愁随水远,浣纱人泣共埃捐。
临焦赖洒王师雨,欲堕重登刺史天。
早晚山川尽如故,清吟闲上鄂君船。
访戴客愁随水远,浣纱人泣共埃捐。
临焦赖洒王师雨,欲堕重登刺史天。
早晚山川尽如故,清吟闲上鄂君船。
拼音版原文
注释
越溪:指代一个优美的溪流。盗束兵缠:贼寇横行,军队围困。
访戴客:寻访戴逵的文人。
浣纱人:洗衣女工。
临焦:临近焦渴的土地。
赖洒王师雨:依赖朝廷军队的降雨。
刺史天:比喻高位官员。
山川尽如故:恢复原来的山川景象。
鄂君船:典故中的豪华船只,象征悠闲生活。
翻译
越溪自古以来风景优美,贼寇横行军队围困已持续半年。寻访戴逵的客人愁绪随着流水远去,洗衣女工的哭泣声与尘土一同消散。
依赖朝廷军队的及时降雨,焦渴的土地得以滋润,又可期待刺史的到来。
期盼早日恢复山河旧貌,我将悠闲地乘船游览,吟诗赏景如同鄂君般自在。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战争带来的荒凉与哀伤之情。开篇"越溪自古好风烟",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表达了诗人对于和平美好的怀念。而"盗束兵缠已半年"则揭示了战乱持续已经有一段时间,给人民带来了深重的苦难。"访戴客愁随水远"中,"访戴"指的是寻找古代贤人,表达了诗人对过去美好时光的追念和对现实的不满。"浣纱人泣共埃捐"则是战争中人民的悲惨遭遇,他们在战火中流泪,只能将希望寄托于微薄的尘土。
"临焦赖洒王师雨"一句,通过对王师(统帅)祈求天降甘霖,以解干旱之苦,展现了战争所带来的荒凉与人民的艰难困顿。"欲堕重登刺史天"中,“刺史”指的是朝廷中的史官,这里可能是诗人表达自己希望能够上书言事,但又感到困难重重。
最后,"早晚山川尽如故"表现了诗人对于自然不变的感慨,而"清吟闲上鄂君船"则透露出诗人在战争之中,依然保持着超脱的心态,通过吟咏古人的诗词来寻求心灵的寄托。总体而言,这首诗是陆龟蒙对当时战乱状态的深刻反思和悲凉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