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谢春风相此行,马蹄千里夕阳明
出处:《行春次俞兄韵 其二》
宋 · 吴龙翰
多谢春风相此行,马蹄千里夕阳明。
故人杨柳正年少,知己青山旧日情。
思满天涯芳草远,望穷江际暮云生。
同来佳客自不俗,相对松阴听瀑声。
故人杨柳正年少,知己青山旧日情。
思满天涯芳草远,望穷江际暮云生。
同来佳客自不俗,相对松阴听瀑声。
注释
春风:和煦的春风。相此行:陪伴我前行。
马蹄:马的蹄子。
夕阳明:夕阳明亮。
故人:老朋友。
杨柳:象征青春和离别。
知己:知心朋友。
青山旧日情:过去的美好回忆。
思满:思绪充满。
天涯:遥远的地方。
芳草远:芳草延伸到远方。
暮云生:傍晚的云层升起。
佳客:高尚的客人。
自不俗:自然不同寻常。
相对:面对面。
松阴:松树下的阴凉处。
听瀑声:倾听瀑布的声音。
翻译
感谢春风陪伴我一路前行,马蹄踏过千里,夕阳映照得明亮。老朋友杨柳正当青春年少,知心的朋友如青山般永恒的记忆。
思绪飘向远方的天涯,芳草绵延,直到江边暮云升起。
一同前来的宾客自然不凡,我们在松荫下倾听瀑布的流水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吴龙翰创作的《行春次俞兄韵(其二)》。从鉴赏角度看,这是一首表现游子怀念故土和旧友之情的诗篇,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绘,抒发了诗人的深沉情感。
"多谢春风相此行,马蹄千里夕阳明。"
这两句开篇便设定了一种遥远旅途中的场景,春风引导着诗人在长路上前进,夕阳映照下马蹄踏过的千里之地,表现了诗人的旅行和向往。
"故人杨柳正年少,知己青山旧日情。"
接下来,诗人提到了“故人”和“知己”,这些都是指在过去美好时光中相识的人们。这里的“杨柳”象征着春天,也代表了年轻和生机,“青山”则是对往昔时光的怀念,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记忆的留恋。
"思满天涯芳草远,望穷江际暮云生。"
在这两句中,诗人的情感更加深沉和辽阔。“思满天涯”表明诗人心中的思念如同无垠的天边,而“望穷江际”则是在描绘一幅诗人远眺着河流尽头处景象的情境。这里的“芳草”和“暮云”都增添了一种淡淡的忧伤感。
"同来佳客自不俗,相对松阴听瀑声。"
最后两句转向了诗人与友人的相聚情景。“同来佳客”指的是一群志趣相投、品味高雅的人们,而“相对松阴听瀑声”则是描绘了一幅朋友间在林荫下共同聆听溪水之声的情景,显得安逸而宁静。
整首诗通过春天的自然意象和个人情感的交织,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既有对远方故土和旧友的怀念,也有与知己共度时光的愉悦。同时,这种情感表达方式也体现出了宋代文人的审美情趣和深厚的文化底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