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出处:《寄攀郎中》
宋 · 田锡
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后倍相思。
夜来还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后倍相思。
夜来还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
注释
近遣:最近派遣。司宾:古代官职,负责接待宾客。
小吏:低级官员或仆从。
阳春曲:比喻高雅的艺术作品。
敢:敢于。
徼求:祈求,希望得到。
叠嶂:重叠的山峰。
昭停:可能是人名或地名,此处指思念的对象。
倍相思:加倍思念。
微吟兴:轻声吟咏的心情。
新荷:初生或新开的荷花。
月满池:月光洒满池塘。
翻译
最近派遣了司宾的小吏,同时寄去了一封信和十首诗。我自感惭愧,这些并非高雅之作,哪敢奢望作者能知道。
傍晚时分,我独自登上山峦远望,对昭亭的思念更加深切。
夜晚来临,我仍有轻声吟咏的心情,清风吹过,新荷摇曳,月光洒满池塘。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田锡所作,名为《寄攀郎中》。从诗的内容和形式来看,这是一首送别之作,同时也融入了对友人的思念与赞美。
“近遣司宾小吏时,寄书兼寄十篇诗。”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在朋友即将离去之际,通过书信和诗歌的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情感。其中,“司宾”通常指的是官职名称,这里可能是对友人的尊称。而“小吏”则可能是对自己谦逊的称呼,表示诗人对于自己身份的低微。诗人通过书信和十篇诗歌来寄托自己的情感,显示了深厚的情谊。
“自惭不是阳春曲,谁敢徼求作者知。”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自己作品的自谦之意。“阳春曲”在这里可能是指代指优美的音乐或文学作品。诗人表示自己的作品远不如那些名作,因此感到惭愧,不敢期望他人能够理解作者深藏的情感。
“叠嶂晚登空远望,昭停别后倍相思。”在这两句中,“叠嶂”指的是连绵的山峦,而“晚登”则表达了诗人在黄昏时分独自登上高处以便远眺。这里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写,抒发了离别后的寂寞和思念之情。“昭停”可能指的是朋友即将离开的场景,而“倍相思”则强调了离别后诗人对友人的思念之深。
“夜来还有微吟兴,风动新荷月满池。”这两句描绘了一幅宁静的夜晚图景。“微吟兴”表达了诗人在夜晚仍然有轻声吟唱诗歌的情形,而“风动新荷月满池”则是对环境的一种细腻描写,通过对风吹拂水面和荷花、圆满月亮的描述,营造出一种静谧而深情的氛围。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送别之作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离别后的思念,同时也展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写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