县古当衢路,行台枕碧流
出处:《无名氏青县察院留题诗》
清 · 崔旭
县古当衢路,行台枕碧流。
蝉声喧树里,帆影度墙头。
疆场传多事,桑麻报有秋。
忧愁惟尽瘁,风雨入沧州。
蝉声喧树里,帆影度墙头。
疆场传多事,桑麻报有秋。
忧愁惟尽瘁,风雨入沧州。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青县察院周围的自然景色与人文环境,充满了宁静与和谐的气息。首联“县古当衢路,行台枕碧流”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察院所处的位置,古老的县城位于繁忙的道路旁,而行台则紧邻清澈的水流,营造了一种既古老又充满生机的氛围。
接着,“蝉声喧树里,帆影度墙头”两句,通过听觉和视觉的双重描绘,展现了夏日的热闹与动态之美。蝉鸣在树丛中此起彼伏,仿佛是大自然的交响乐;而远处的帆船在墙头缓缓移动,象征着远方的来客或是归人,增添了画面的生动感。
“疆场传多事,桑麻报有秋”则转向对社会生活的描述,暗示了边疆的安宁与农事的丰收,体现了诗人对国家稳定和百姓安居乐业的关切之情。
最后,“忧愁惟尽瘁,风雨入沧州”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在面对忧愁时,他选择的是全心投入,不辞辛劳地为国家和人民付出。风雨象征着生活中的困难与挑战,而“入沧州”则可能寓意着诗人希望在远离尘嚣的地方找到心灵的平静与寄托。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景物描写和深沉的情感表达,展现了诗人对自然、社会以及个人命运的独特感悟,是一首富有意境和哲理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