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思君子,维邦之容兮
出处:《猗欤诗》
元末明初 · 宋濂
猗欤君子,在括之阳。
餐然其章,有玉其相。
厥声孔扬,声之伊何。
如岩之峨峨,不刿不颇,屹立而弗阿。
塞庭远而,其势绵如。
酣如连如,贪噬我中区。
君子扬扬,为天子使。
诞敷皇灵,以詟其类。
彼何人斯,是絷是维,不虞其无知。
彼何人斯,是维是絷,不恤其无拂。
我金其躬,我赤其衷。
我节之崇,以迄于终。
皦尔之行,孰能尤之。
真尔之刚,孰能柔之。
㳺麟之冲冲兮。
鸣凤之嗈嗈兮。
我思君子,维邦之容兮。
餐然其章,有玉其相。
厥声孔扬,声之伊何。
如岩之峨峨,不刿不颇,屹立而弗阿。
塞庭远而,其势绵如。
酣如连如,贪噬我中区。
君子扬扬,为天子使。
诞敷皇灵,以詟其类。
彼何人斯,是絷是维,不虞其无知。
彼何人斯,是维是絷,不恤其无拂。
我金其躬,我赤其衷。
我节之崇,以迄于终。
皦尔之行,孰能尤之。
真尔之刚,孰能柔之。
㳺麟之冲冲兮。
鸣凤之嗈嗈兮。
我思君子,维邦之容兮。
鉴赏
这首诗《猗欤诗》由元末明初的文学家宋濂所作,通过对君子形象的描绘,展现了君子的高尚品德与气节。
诗中首先赞颂了君子的道德品质和外在形象:“猗欤君子,在括之阳。餐然其章,有玉其相。”“餐然”形容君子的仪态庄重,“有玉其相”则比喻君子的品行如同美玉一般纯洁无瑕。接着,诗人进一步描绘了君子的声音和行为:“厥声孔扬,声之伊何。如岩之峨峨,不刿不颇,屹立而弗阿。”
这里将君子的声音比作巍峨的岩石,既高大又稳固,象征着君子的正直和坚定。同时,诗人也通过“屹立而弗阿”表达了君子独立不倚、坚持原则的形象。
随后,诗中描述了君子作为天子使者,广泛传播皇权的威严与恩泽:“诞敷皇灵,以詟其类。”“詟”字意为震慑,这里指君子以其威严震慑同类,维护秩序。
接下来,诗人对君子的忠诚与勇敢进行了赞扬:“彼何人斯,是絷是维,不虞其无知。彼何人斯,是维是絷,不恤其无拂。”这两句通过对比,强调了君子无论面对何种情况都能坚守本心,不畏艰难险阻。
最后,诗人以金和赤来比喻君子的品德和内心:“我金其躬,我赤其衷。”“金”象征坚毅,“赤”代表忠诚。同时,诗人还赞美了君子的崇高节操:“我节之崇,以迄于终。”“崇”意味着高尚,表达了君子始终如一的道德追求。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生动地刻画了君子的高尚品格和坚定意志。通过君子的形象,诗人传达了对理想人格的向往和推崇,体现了深厚的文化内涵和道德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