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虽有山川供远目,不堪雨露湿征裘全文

虽有山川供远目,不堪雨露湿征裘

出处:《郁林州
宋 · 李运使
肩舆初入郁林州,井邑都如旧日游。
虽有山川供远目,不堪雨露湿征裘
土风惯习瘴谁虑,客况寂寥心自愁。
春去秋来人共见,十年辛苦在炎州。

拼音版原文

jiānchūlínzhōujǐngdōujiùyóu

suīyǒushānchuāngòngyuǎnkān湿shīzhēngqiú

fēngguànzhàngshuíkuàngliáoxīnchóu

chūnqiūláiréngòngjiànshíniánxīnzàiyánzhōu

注释

肩舆:轿子。
郁林州:古代地名,今广西郁林一带。
井邑:城镇。
远目:远望。
不堪:难以忍受。
湿:打湿。
征裘:出行时穿的衣物。
瘴:热带地区特有的湿热疾病。
客况:旅人的处境。
寂寥:孤独寂寞。
心自愁:内心充满忧虑。
春去秋来:时间流逝。
十年辛苦:长时间的艰辛努力。
炎州:炎热的地区,这里指郁林州。

翻译

我初次乘坐肩舆进入郁林州,这里的城镇仿佛昔日游览过的地方。
尽管有壮丽的山水可供远眺,但雨水打湿了旅途的衣裳让人难以承受。
当地风俗习惯于瘴气,无需担忧,但我的孤独心情无法排解。
四季更迭,人人可见,我在炎热的炎州已经度过了十个辛劳的年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初次进入郁林州时的所见所感。开篇“肩舆初入郁林州,井邑都如旧日游”两句,通过对比现实与记忆中的景象,表现出一种物是人非的怀旧情绪。

诗中随后的“虽有山川供远目,不堪雨露湿征裘”则转向描写自然环境和个人感受,山川虽然美丽,却无法慰藉因雨露而湿透衣衫的旅途之苦。

接着,“土风惯习瘴谁虑,客况寂寥心自愁”两句,诗人表达了对当地习俗不太适应的孤独感受,以及作为行者在异乡的寂寞心理。

最后,“春去秋来人共见,十年辛苦在炎州”则是对时间流逝和个人经历的沉思。诗人反映出自己对于时光易逝、人事变迁的无奈,以及长期在外漂泊的辛酸。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描写,展现了诗人旅途中的孤独与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同时也透露出对未来命运的不确定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