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全文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出处:《石将军战场歌
明 · 李梦阳
清风店南逢父老,告我己巳年间事
店北犹存古战场,遗镞尚带勤王字。
忆昔蒙尘实惨怛,反覆势如风雨至。
紫荆关头昼吹角,杀气军声满幽朔。
胡儿饮马彰义门,烽火夜照燕山云。
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战。
朝廷既失紫荆关,吾民岂保清风店。
牵爷负子无处逃,哭声震天风怒号。
儿女床头伏鼓角,野人屋上看旌旄。
将军此时挺戈出,杀胡不异草与蒿。
追北归来血洗刀,白日不动苍天高。
万里烟尘一剑扫,父子英雄古来少。
天生李晟为社稷,周之方叔今元老。
单于痛哭倒马关,羯奴半死飞狐道。
处处欢声噪鼓旗,家家牛酒犒王师。
休誇汉室嫖姚将,岂说唐朝郭子仪。
沉吟此事六十春,此地经过泪满巾。
黄云落日古骨白,沙砾惨淡愁行人。
行人来折战场柳,下马坐望居庸口。
却忆千官迎驾初,千乘万骑下皇都。
乾坤得见中兴主,日月重开再造图。
枭雄不数云台士,杨石齐名天下无。
呜呼杨石今巳无,安得再生此辈西备胡。

拼音版原文

qīngfēngdiànnánfénglǎogàoniánjiānshì

diànběiyóucúnzhànchǎngshàngdàiqínwáng

méngchénshícǎnfǎnshìfēngzhì

jīngguāntóuzhòuchuījiǎoshājūnshēngmǎnyōushuò

éryǐnzhāngménfēnghuǒzhàoyànshānyún

nèiyǒushàngshūwàiyǒushíjiāngjūn

shíjiāguānjūnruòléidiàntiānqīngkuàngláihānzhàn

cháotíngshījīngguānmínbǎoqīngfēngdiàn

qiānchùtáoshēngzhèntiānfēnghào

érchuángtóujiǎorénshàngkànjīngmáo

jiāngjūnshítǐngchūshācǎohāo

zhuīběiguīláixuèdāobáidòngcāngtiāngāo

wànyānchénjiànsǎoyīngxióngláishǎo

dāntòngdǎoguānjiébànfēidào

chùchùshēngzàojiājiāniújiǔkàowángshī

yìnghànshìpiáoyáojiāngháitángjiāguō

shěnyínshìliùshíchūnjīngguòlèimǎnjīn

huángyúnluòbáishācǎndànchóuxíngrén

xíngrénláizhézhànchǎngliǔxiàzuòwàngyōngkǒu

quèqiānguānyíngjiàchūqiānchéngwànxiàhuángdōu

qiánkūnjiànzhōngxīngzhǔshāzhòngwénzǎizào

xìngmíngyìngyúntáishàngzhàngōngtiānxià

zhàngōngjīnānzàishēngbèi西bèi

注释

石将军:石亨,渭南人。
后恃功高,日益骄纵,下诏狱,以谋反罪论斩,死于狱中。
清风店:在今河北省易县。
石亨追瓦剌军于此。
己巳:明英宗正统十四年(1449)。
遗镞:留存下来的箭头。
勤王:地方官吏起兵救援危难之中的王朝。
蒙尘:天子出走曰蒙尘,此处指英宗被也先所俘虏。
惨怛:伤痛。
覆:一作“复”。
紫荆关:在今河北省易县的紫荆岭上。
这一年十月,也先挟持明英宗攻陷紫荆关,向北京进兵。
彰义门:京城九门之一。
当时瓦剌军曾攻彰义门,被明军击退。
于尚书:即于谦。
石家官军若雷电,天清野旷来酣(hān)战。
岂保:怎能保。
野人:乡下人。
旌旄,泛指军中旗帜。
追北:追逐败逃的敌人。
北,败北,这里这里作名词用。
父子英雄:指石亨及其侄石彪。
单于:本为匈奴最高首领称号,此处借指瓦剌部首领。
倒马关:在今河北省唐县西北。
羯奴:这里是对瓦剌的蔑称。
飞狐道:又名飞狐关,在今河北涞源县和蔚县交界处。
嫖姚将:指霍去病。
汉武帝时,霍去病为嫖姚校尉,前后六此击败匈奴,官拜骠骑将军,封冠军侯。
居庸口:居庸关,在今北京市平昌县西北,为长城重要关口。
迎驾:指瓦剌同意放回英宗,明朝派人迎接英宗回京。
云台:汉代所建高台。
汉明帝为追念前代功臣,曾命人在台上画了邓禹等二十八位大将军的肖像。
杨:指杨弘。
明代保家卫国的功臣之一。
胡:当指鞑靼。
明中叶前后,鞑靼为主要外患。

翻译

在清风店南面遇见了一个老人家,他告诉我己巳年的事情。
清风店北面还留有古战场的遗迹,留下的箭头还带着“勤王”的字样。
回想起被人侵略实在是悲惨,侵略者的军队象疾风骤雨般袭来。
紫荆关那里白天吹起了号角,幽朔上空杀气弥漫,杀声震天。
瓦剌的士兵彰义门外饮马,战斗的烽火照亮了燕山的夜空。
城内有于谦尚书守城,城外有石亨将军领兵杀敌。
石亨的军队来势如闪电,若奔雷,在晴朗的天空下,在野外空旷的地方与敌人激战。
朝廷的军队都守不住紫荆关,老百姓又怎么能保住清风店呢?
敌人杀来,孩子拉着爹爹,大人背着小孩,四散奔逃,哭声震天,朔风怒号。
小孩子躺在床上就能听见战鼓和号角的声音,乡下人站在屋顶上就能看见军队的旗帜。
这时,石亨将军提着戈挺身而出,杀敌人就像割草和蒿。
追击瓦剌军队回来,已经是血染钢刀,此时,上天也为之惊呆。
敌人的侵略终于被扫平,石亨叔侄的英雄事迹古来少有。
瓦刺的首领在倒马关痛哭,因为他的士兵多死在飞狐关。
到处是敲锣打鼓欢庆胜利,家家杀牛备酒犒劳军队。
石亨将军的功绩可以和汉代的霍去病,唐朝的郭子仪相媲美。
转眼六十年过去了,每次经过此地仍然忍不住热泪盈眶。
在落日的照耀下,在暮云的映衬下,古战场上的尸骨显得惨自,漫漫黄沙,景象惨淡,让行人发愁。
行人折下战场旁的一根柳枝,下马坐在那里望着居庸关。
想起那么多的官员迎接英宗回来,场面如此隆重,人是那么多。
国家有幸出现了一位明主,就要兴盛,重新开始建设国家。
而石亨将军的功绩应该被朝廷记住,这样的战功是天下少有。
可是现在他的战功没有人记得,让人心寒,将来还怎么能有石亨这样的人为国效力,抵御外辱呢?

鉴赏

这首明代诗人李梦阳的《石将军战场歌》描绘了一段历史场景,通过与父老的交谈,回忆起己巳年间的战事。诗中提到的"店北古战场"和"遗镞勤王字",展现了战争的遗迹和士兵们的忠诚。战斗激烈,紫荆关头的角声和杀气,以及胡人入侵的烽火,刻画了紧张的战局。

诗人特别赞扬了"内有于尚书,外有石将军"的英勇抵抗,石将军的军队如同雷电般迅猛,最终收复失地,洗净战刀。然而,战争带来的苦难深刻,百姓流离失所,连孩童也饱受战争影响。李晟和元老般的石将军被比作社稷之臣,他们的英勇事迹被后人传颂。

诗的后半部分转向对和平的向往,百姓庆祝胜利,牛酒慰劳军队,与汉朝的嫖姚将和唐朝的郭子仪相提并论。诗人感慨岁月流转,曾经的英雄已逝,呼唤能有更多像杨石这样的英雄保卫边疆。

整首诗情感深沉,既有对战争残酷的描绘,也有对英雄人物的敬仰,以及对国家中兴的期盼,体现了明朝文人对历史的反思和对现实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