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
出处:《鼓瑟二首 其二》
宋末元初 · 陈普
朱弦声奏彻云清,有客沈吟倚柱听。
遗响一时存楚客,断魂千载写湘灵。
珠随明月生沧海,船挟悲风过洞庭。
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
遗响一时存楚客,断魂千载写湘灵。
珠随明月生沧海,船挟悲风过洞庭。
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
注释
朱弦:古时的琴弦。沈吟:深思或低声吟唱。
倚柱:靠着柱子。
遗响:遗留的乐声。
楚客:指代楚地的游子或诗人。
湘灵:湘水女神,传说中的美丽仙女。
珠:比喻明亮的月光。
沧海:大海。
悲风:凄凉的风。
洞庭:中国五大淡水湖之一。
弦索:琴弦。
胶柱:古代调整琴弦的方法。
遥遥:远处。
峰青:青山。
翻译
琴音清越直入云霄,有位访客沉思倚柱聆听。余音缭绕仿佛楚地游子,千年魂魄如湘水女神。
明珠伴着皎洁月光照亮沧海,船只带着悲伤风穿越洞庭湖。
琴弦静默,调准音律后倾倒,江面上远远望去,几座山峰青翠欲滴。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幽静而感伤的画面。"朱弦声奏彻云清",以朱红的琴弦演奏出清越的声音,穿透了云霄,营造出一种空灵的音乐氛围。"有客沈吟倚柱听",一位客人沉醉于这美妙的乐音中,倚着柱子默默倾听,他的情感似乎与音乐共鸣。
"遗响一时存楚客,断魂千载写湘灵",乐声仿佛留存着楚地的古老情怀,又如湘水女神的千年哀愁被这琴音唤醒。诗人借古人的意象,表达了音乐中蕴含的历史沧桑和情感深度。
"珠随明月生沧海,船挟悲风过洞庭",进一步将音乐的意境扩展,琴声如同明珠映照在浩渺的沧海上,又如船只带着悲凉的风穿越洞庭湖,给人以辽阔而凄美的画面感。
最后,"弦索无言胶柱倒,遥遥江上数峰青",琴弦停止了弹奏,但余音袅袅,如同胶柱倒下,象征着乐曲的结束。诗人以江上的青峰作结,留给读者悠长的回味,让人感受到音乐与自然景色的交融。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腻的笔触,描绘了音乐的动人魅力,以及它引发的情感共鸣和历史联想,展现了宋末元初诗人陈普深厚的文学功底和独特的情感表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