直声旧著尚书履,召节行闻夜席思
出处:《次韵南涧韩先生二首 其二》
宋 · 赵蕃
秋入园林日夜稀,慨然那复更临岐。
暗中摸索非其物,海内流传会有知。
岂但文章振吾道,更蕲饥溺济斯时。
直声旧著尚书履,召节行闻夜席思。
暗中摸索非其物,海内流传会有知。
岂但文章振吾道,更蕲饥溺济斯时。
直声旧著尚书履,召节行闻夜席思。
注释
日夜稀:形容秋天来临后白天黑夜都显得稀疏。临岐:指分别的路口,象征离别或转折。
非其物:比喻找不到合适的事物或机会。
海内流传:指名声或事物在广阔地域内传播。
振吾道:振奋我们的道路,即提升道德或学术风气。
饥溺济斯时:救济饥饿和困苦的人们,体现社会责任。
尚书履:尚书的官靴,象征官职和威望。
召节:召回的命令,可能指被朝廷召回任职。
夜席思:夜晚的座位思念,可能指对过去的回忆或对未来的期待。
翻译
秋天深入园林,白天黑夜都变得稀少,我感慨万分,不再去分别的路口。在黑暗中摸索,却不是我要找的东西,虽然它可能在海内流传,终有人会知晓。
岂止是文章能振奋我们的道路,我更希望借此救济饥饿和困苦的人们。
我的正直之声曾穿戴着尚书的官靴,如今召回的命令让我想起夜晚的座位思念。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赵蕃所作的《次韵南涧韩先生二首(其二)》。诗中,诗人描绘了秋天来临,园林之中白天黑夜都显得格外寂静,他感慨万分,不再轻易地在歧路上徘徊。他在黑暗中寻找,希望能找到真正有价值的事物,相信这些珍贵的东西终将被天下人知晓。
诗人表达出对文章之道的坚定信念,认为它们不仅能够提振自己的学术道路,更能在这个动荡的时代里,为饥饿和困苦的人们带来帮助。他以直声自许,如同昔日尚书的清正,期待自己能像召节使者一样,在深夜的思考中传递正义的声音。
总的来说,这首诗体现了赵蕃对于道德文章的执着追求,以及他希望在艰难时刻发挥积极作用的社会责任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