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离定何所,再见宁能卜
出处:《归途杂述》
清 · 张晋
饥寒逼岁暮,无计但仰屋。
可怜掌上珠,变作荒年谷。
欲聚无全理,同声尽一哭。
生离定何所,再见宁能卜。
爷娘岂不慈,各各为口腹。
饥肠与爱缘,一断俱难续。
君看釜里羹,乃是心头肉。
可怜掌上珠,变作荒年谷。
欲聚无全理,同声尽一哭。
生离定何所,再见宁能卜。
爷娘岂不慈,各各为口腹。
饥肠与爱缘,一断俱难续。
君看釜里羹,乃是心头肉。
鉴赏
这首清代张晋的《归途杂述(其二十)》描绘了诗人身处饥寒交迫的困境,时间临近岁末却无计可施,只能仰望屋顶感叹生活的艰难。他以“掌上珠”比喻昔日的珍宝,如今却变为荒年的粮食,形象地表达了生活的困苦和物是人非的感慨。家人为了生存,不得不舍弃亲情,连最基本的情感联系也因饥饿而断裂,令人痛心。最后,诗人以“釜里羹”象征家中仅有的食物,那是他们心中的至爱,却也是填饱肚子的必需品,揭示了生活的残酷现实和亲情在贫困中的无奈抉择。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质朴,通过日常生活细节展现了社会底层人民的艰辛生活,以及在生存面前人性的挣扎和亲情的考验,具有强烈的现实主义色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