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宾能互换,针芥更相投
出处:《与璨上人》
宋 · 释慧空
参寻惟上士,骏逸谅无俦。
去住一言下,东西拄杖头。
主宾能互换,针芥更相投。
忽竖顶门眼,西江水倒流。
去住一言下,东西拄杖头。
主宾能互换,针芥更相投。
忽竖顶门眼,西江水倒流。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释慧空所作的《与璨上人》。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展现了高深的禅理。
首句“参寻惟上士”,以“参寻”形容深入思考,指出只有高明的修行者才能达到这样的境界。“上士”则强调了其地位和修为的卓越。接下来,“骏逸谅无俦”一句,将修行者比作骏马,意在赞扬其超凡脱俗的风姿和速度,同时暗示无人能与其匹敌,突显其独特性。
“去住一言下,东西拄杖头。”这两句进一步阐述了修行者的智慧和决断力。无论是在行动还是思想上,他们都能迅速做出选择,如同在言语间就能决定去向,或是在行走时,仅需拄杖指向东西方向即可。这形象地表现了修行者内心的清明和对外界事物的洞察力。
“主宾能互换,针芥更相投。”这里通过“主宾互换”的比喻,说明了修行者在人际交往中的灵活和包容,能够适应不同的角色和环境。而“针芥相投”则表达了深厚的友谊和心灵契合,即使是最细微的情感也能相互理解。
最后,“忽竖顶门眼,西江水倒流。”这两句是全诗的高潮,以夸张的手法描绘了修行者突然领悟到某种至高真理的瞬间。顶门眼,即头顶的智慧之眼,象征着开悟的瞬间。而“西江水倒流”则是对时间倒流、因果逆转的想象,强调了这种领悟的深刻和不可思议。整首诗通过这些富有哲理的意象,传达了禅宗追求内心平静、洞察宇宙真理的精神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