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温
出处:《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翰墨》
宋 · 李曾伯
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温。
三复家庭语,一如樽酒论。
竹林毋负籍,兰砌要追元。
宝此犹圭璧,流芳在后昆。
三复家庭语,一如樽酒论。
竹林毋负籍,兰砌要追元。
宝此犹圭璧,流芳在后昆。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故人:老朋友。木已拱:去世已久。
妙墨:精美的书法。
尚:仍然。
春温:春天般的温暖。
三复:多次回味。
家庭语:家中的谈话。
一如:就像。
樽酒论:品鉴美酒。
竹林:象征高洁的环境。
毋负:不要辜负。
籍:遗志。
兰砌:种植兰草的庭院。
追元:追求卓越。
宝:珍视。
此:这。
犹:如同。
圭璧:瑰宝。
流芳:流传美名。
后昆:后代子孙。
翻译
老朋友已经去世多年,他的书法仍如春天般温暖。多次回味家中的谈话,就像品鉴美酒一样。
在竹林中不要忘记他的遗志,像兰草般追求卓越。
珍视这份遗产如同瑰宝,让它流传给后代子孙。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李曾伯的作品,名为《跋衡山曾尉持示秀溪翰墨》。从鉴赏角度来看,这首诗语言质朴、意境深远,充满了对故人和往事的怀念。
“故人木已拱,妙墨尚春温。” 这两句通过描写故人的书房环境,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木头已经被雕刻,书房里仍然保有春天的暖意,这是对往日美好时光的回忆。
“三复家庭语,一如樽酒论。” 这两句则表达了诗人与故人的深厚关系和对往事的追念。他们之间的话题无需多言,就像陈年老酒一样,越久越香醇。
“竹林毋负籍,兰砌要追元。” 这里的竹林和兰砌象征着诗人与故人的清高品格和坚定信念。"毋负籍"暗示了他们之间的交往不受世俗羁绊,而是超然物外;"要追元"则表达了对友情根源的探究和珍视。
“宝此犹圭璧,流芳在后昆。” 最后两句强调了这份友谊如同古玉圭璧般的珍贵,它能传承下去,成为后世所称道的美好事迹。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环境和物象的描写,以及对往日时光的回忆,表达了诗人对故人深厚的情谊与怀念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