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年威惠遍洪纤,晋秩苍梧火正炎
出处:《奉别黄碧川大参归番禺四首》
明 · 霍与瑕
三年威惠遍洪纤,晋秩苍梧火正炎。
岂谓狼胡蹄载跋,因之熊掌味难兼。
关心忍听离歌苦,聚首深嗟别绪添。
便欲与公同握粟,卜居寻向泰人占。
岂谓狼胡蹄载跋,因之熊掌味难兼。
关心忍听离歌苦,聚首深嗟别绪添。
便欲与公同握粟,卜居寻向泰人占。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霍与瑕所作的《奉别黄碧川大参归番禺四首(其二)》。诗中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感和离别的不舍。
首联“三年威惠遍洪纤,晋秩苍梧火正炎”描绘了友人在任期间的卓越政绩,三年间遍及各地的恩威并施,使得地方治理得井井有条,如同火正炎炎,彰显出友人的政治才能和影响力。
颔联“岂谓狼胡蹄载跋,因之熊掌味难兼”则以比喻的手法,暗示了友人即将面临的艰难处境。狼胡蹄载跋,可能象征着外敌入侵或内部纷争;熊掌味难兼,则可能是指在追求权力与利益时的两难选择,暗含了对友人未来可能遭遇的挑战的担忧。
颈联“关心忍听离歌苦,聚首深嗟别绪添”直接抒发了诗人对友人离去的深切忧虑和离别之痛。离歌之苦,别绪之深,表达了诗人对友情的珍视和对离别的无奈。
尾联“便欲与公同握粟,卜居寻向泰人占”则表达了诗人希望与友人共同面对未来的愿望,以及对友人未来生活的美好祝愿。握粟,意为共同生活,卜居,即选择居住之地,寻向泰人占,可能是指寻找一个安宁、和谐的地方安顿下来,体现了诗人对友人幸福生活的期盼。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巧妙的比喻,展现了深厚的友情和对友人未来的关切之情,是一首充满深情的离别之作。